p;
可以说在柴荣离开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周军在南唐军和农民军“白甲军”的联合打击下,一直丢城失地,在一开始占据的州郡,现在基本上又都失去了,很多守城的周军官员都是不战而逃,从这一点咱们也能看看出来不少的东西,周军当时一个城池虽然不多,那也有几千人吧,但是却是连守城都不敢。
这就暴漏出了问题,一个是南唐军的确是很凶猛,当时势力很大,而且士气很高,风头正劲。
再有一个就是周军士气低落。而且相互之间联动性不好,也就是沟通不强,合作意识可能不是很高,不然的话怎么会没有忠心的周军将领坚守城池呢。
没多久,舒州、蕲州、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均被南唐军收复。这一下可使不得了了。南唐军马上就到了寿州城下了,要是南唐军和寿州城中的刘仁瞻搞在了一起,寿州城下的周军处境堪忧。
于是当时在淮南的周军另一只屯住在扬州一带的主力要求赶紧带着大军回到寿州,不能让南唐军在寿州打开缺口,更不能让南唐军在寿州灭掉周军的另一只主力部队。
柴荣当即就赶紧批了这个建议,随后周军从扬州一带开始撤离,周军主力和南唐主力渐渐的都集聚到寿州城下。
而在这个过程中在寿州城中的刘仁瞻也没有闲着,他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出城偷袭,要是在城外有落单的小股部队,或者距离大本营比较远远的小部队,刘仁瞻就敢偷偷摸摸的冲出来,然后一口气把人杀掉,把粮食抢走,把攻城器械烧掉。
然后第二天就得意洋洋的在城墙上看着周军。
这样的偷袭策略,对周军的士气和实力打击都是很大的,虽然实际伤害并不是很高。
但是此时有一个家伙出现了,他再一次挽救了周军,咳,这里说挽救有点不恰当,可能夸大了它的作用,但是他的出现却是寿州城下周军的一道曙光。
他就是赵匡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