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可是宋齐丘不是,他身在那个时代,要是不具备卓越的眼光和智商,是很难突破那个时代的局限的,他们觉得和周朝之间还是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的,毕竟之前这些多年不都是和平共处的过来了。
所以他们很难预见或者说很难相信他们的预见,毕竟治理国家不能建立在推测和臆想的基础上,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现在觉得一个人很厉害,很牛,大家都很崇拜他,但是几百年之后这个人可能在历史上仅仅是几句话,或者根本没有记载,很快就被遗忘了。
这就是一种历史局限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东西。前几天看人阐释据说可以预测一切的推背图,在近代之前的说的基本上还算是不错(不管是真的还是穿凿附会,但是说的像是那么回事),但是一到近代,就乱七八糟了,而且争议也很大,这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历史局限性。
所以咱们没有资格觉得当时的人很蠢,很笨,因为咱们和他们站的高度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你今天看着史书中的那些人,可能就是未来后人看咱们的样子。
言归正传,继续说宋齐丘的建议。此时要是南唐方面停下来,那就相当于把到手的战略优势放手送给别人,可是说这是一种自掘坟墓的做法。
但是宋齐丘在南唐那是权臣大佬,说一不二,而且李璟对他也是很信任的,原本按照李璟的思路,直接大军赶到寿州城下,和周军决一死战,和城里的刘仁瞻内外夹击,赶走周军。
可是李璟一个缺点就是耳根子软,没啥主见,再说白点,不自信,所以他晕头转向的竟然采纳了宋齐丘的建议。
当时虽然很多有远见的官员和武将都提出要赶紧加大攻势,趁着周军还没有集中,拿下寿州李重进一部。
可是宋齐丘和李璟都发话了,这件事也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再说说这一次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