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将就搞到了一起,准备投降给柴荣。
投降,不能用他们这些大将的名义,因为柴荣最关注的就是刘仁瞻,而不是他们这些大将,所以他们就用刘仁瞻的名义,宣布对柴荣投降,愿意献出寿州城,但是希望柴荣不要搞屠杀,也不要对他们进行惩罚。
柴荣看到这是刘仁瞻的名义,以为刘仁瞻开窍了,于是就答应了,可以说他还是很意外的,他没想到此时的刘仁瞻竟然选择投降了,他觉得是他之前写的那封信起了作用。
但是柴荣不知道,这并不是刘仁瞻投降,而是刘仁瞻的那些部下们,不想和刘仁瞻一起死,这才搞出来的投降书,这件事刘仁瞻根本不知道,而且刘仁瞻也不可能知道了。
不久之后,柴荣带着大军赶到寿州城里面,正式宣布对于寿州城的占有权,这一下子柴荣终于拿下了寿州,这个他围攻了一年多的地方。他也终于见到了一直以来和他对抗的对手,刘仁瞻。
此时的刘仁瞻已经没有了意识,整天就是昏迷状态,白色的头发胡须,散乱的披散着,看起来异常的消瘦,憔悴。
柴荣知道之后,立即下令让最好的医生,用做好的要,提供最好的医疗环境,一定要把刘仁瞻救活,这绝对是一个国宝级别的大将啊,不能就这么死了。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救活过来,刘仁瞻甚至没有机会恢复一瞬间的清醒,什么回光返照都没有,他可能致死也不知道,他的部下已经带着他投降了,但是在他的意识中,他还是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很多史书上,都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刘仁瞻并不是在昏迷状态下被他的大将们假借了名号头像的,而是刘仁瞻清醒的主动投降的。
这一点还是稍微有点一点争论的,但是目前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刘仁瞻当时已经是昏迷不醒了,不能做出决策,他的部下就假借刘仁瞻的名义给柴荣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虽然实际上是寿州的守将们投降,但是用的是刘仁瞻的名号,所以很多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