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主要解决的就是政府的税收问题,还有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损害了政府的税收收入和普通百姓的利益,所以柴荣搞了个税收平等,就相当于把这件事一次性的解决掉了。
再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荒地多,五代时期战乱频繁,为了逃避战乱,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到别处逃命去了,这就造成了很多的无主荒地,这一部分很多都是没人兼并,人口稀少。
这些多的土地,没人种粮食,这绝对是浪费啊,所以柴荣又搞了一个政策,那就是不论是谁,都能免费申请这些土地,可以免费种,原主人在本州的三年内原主人回来就还一半,五年内不会来,那就没有所有权了。
要是原主人在外地,五年内回来给三分之二,十年内回来给一半,十五年内回来给三分之一,要是十五年内还没有回来,那么就丧失了对于自己土地的所有权。
这一招极大的激发了当时百姓的种地热情,大大减少了荒地的存在,为国家税收贡献了不少的力量,毕竟要是都是荒地,那也收不到税。
再有一点就是柴荣固定了收税的时间,之前在没有固定之前,很乱,那些收税官,闲了就跑下来,随心所欲的收税。这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柴荣于是就规定,一年两次税,基本上沿用唐朝的两税法,夏税六月一日,秋税十一月一日。
这大体上就是后周的土地问题,总体上来说变动不大,但是百姓还是受益良多的。
再就是货币问题,这一点在上面讲柴荣灭佛的时候,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主要说一下背景之类的。
当时后周缺钱,很缺钱,当然这里的钱说的是铜钱,大家看电视剧要是看多了,还真以为当时在市场上流通的真的是真金白银,其实这是大大的误区,在当时真金白银虽然属于货币,但是却不是普遍流通的货币,一般用的还是铜钱。
所以封建社会对于铜钱的需求量十分高,而且那时候铜钱属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