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和日本有点类似,日本白银矿储量十分丰富,但是铜矿稀缺,日本就长期和中国进行交易,他的一个目的就是把中国的铜钱运回去,所以日本考古发现的铜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中国制造。
日本白银虽然多,但是价值也大,不太适合日常生活,而日本白银存量大,价格自然就低,所以近代,日本国门被打开之后,白银大量外流,对本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除此之外,柴荣还下令民进不准私藏铜器,谁家要是有了铜器不交出来,那就是要按照重量判刑的,这一点也是很严厉的,虽然史书上没有说这一招到底害死了多少人,但是随便想一下,估计执行起来,那也是有着一股子血腥味的。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刺激下,柴荣搜集到了相当一部分铜料,他终于能够造钱了,这也大大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毕竟整天打仗,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
铸钱,除了为国库增加了收入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货币就是随着商业交换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商业越繁荣,那么就需要越多的一般等价物来代表等价的商品,要是一般等价物不足,而商品过多,这就会造成一般等价物价格偏高,一般等价物的价值高于它本身的实际价值,这就损害了商品交易者的利益,自然会减少商品交易,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工商业的萎缩。
现在柴荣大批的铸钱,对于工商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那是不言而喻的。
在工商业方面,柴荣有一定的发言权,毕竟柴荣干过这个,他小时候摆过地摊卖过伞,走南闯北跑过生意,贩卖过茶叶,在当地也算是个知名人物。
而且柴荣从商的经历还不段,据说前前后后将近十多年,这么多年在商场里沉浮,柴荣对与这一行业自然是知道的很清楚。
他知道商人最恨什么,也知道政府在这一块到底哪里做的不好,毕竟他是当事人,这样的经历,那可是不论什么调研和报告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