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但磨了麦子粉做蒸饼、索饼或其他饼吃,是年节才舍得的,现在又饿得厉害,能吃上蒸饼岂不兴奋?
\n
“我们乡里近两年每年都种了两季仙稻,因此倒常用石磨去磨米浆、米粉吃。”仙稻丰收,稀稠米饭常吃,便也想着换法儿吃。
\n
饭堂宽阔,摆了十来张高脚桌椅。此时,另一张桌子上的一队人,则搭话道。
\n
看他们仪容,倒不似商队。
\n
对方又道:“饭堂的豆芽、豆腐和豆干,也是仙使所创,再广传天下的。滋味不错,可以取来尝尝。”
\n
商队主人心内讪讪,转移话题道:“某吴九,会稽郡来的小商贾,收了家乡干鱼海货,欲贩往咸阳。郎君何来?”
\n
吴九相问,另一张桌子为首者也揖礼拱
\n
手,互换姓名:
\n
“某班米,九江郡而来的乡野匠人,听闻咸阳有火树银花,有高脚家具,有精美瓷器。我等想去咸阳,学得手艺,带回家乡,以为谋生。”
\n
“新年在即,干鱼海货运到咸阳,也是稀罕货,必能畅销。”
\n
“咸阳新奇器物手艺层出不穷,你们去咸阳学艺,也大有可为!”
\n
吴九见对方坦荡热情,便也攀谈起来。
\n
后来饭堂其他几桌的客旅,也加入交谈。
\n
有自吴越及东楚故地北上的匠人商贾,也有自北方南下的游学学子,甚至南下某县赴任的县官。
\n
贩夫走卒,官吏学子,天南海北,在此驿站相遇,也是缘分。
\n
一时热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