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将领屠睢也在某次战役中,战死或病死于瓯越前线。”
\n
“然秦军仍旧成功立足于湘桂走廊——也就是现在的湘水与离水上游源头之间,狭长的平原地带,并在此开始修建灵渠。”
\n
“小几年之后,灵渠建成,大秦战船便可从江水(长江)直达离水,穿过五岭横亘的重重山岭,进入珠江水系——南越(离水)水系。
\n
行军和补给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n
“此时,大秦再派任嚣、赵佗率领更多正规军,以及‘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沿水网行进,沿途在适宜耕种的地区建城定居——因而有‘番禺之都’。”
\n
“至此任嚣、赵佗平定百越,设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
\n
周邈补了一点后续:“在历史上的秦始皇驾崩后,秦末大乱时,南海郡尉任嚣病中采取自守一方的策略,时任龙川县令赵佗践行。
\n
在秦灭亡之后,赵佗又吞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
\n
等到汉武帝时,南越又重回中原王朝。
\n
周邈最后还补充一点:“根据我看过的一些正经历史学者的推论,秦南征百越的兵力,顶多十万人。”
\n
“《淮南子》的记载,发卒五十万,实在是不足采信。”
\n
还举了一个例子:“《淮南子》还有记载,蒙大将军‘发卒五十万’北伐匈奴呢!可实际上《史记》记载是‘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
\n
而这个时空的蒙恬,只率兵十万,便完成北驱匈奴的任务。不过其中起初就有两万新锐骑兵,战力可观——以一当三,应该是有的。
\n
说完,周邈心里先嘀咕着:虽然《史记》是正史,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