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更兼驰道畅通以来, 渑池县行旅如织,总体日子更是蒸蒸日上。
\n
可县中也有距离驰道相对较偏远的村落。
\n
有那郎君战死又无后的寡妇,最终选择应召,前往百越应役并定居。
\n
自愿具名登记应役后,时隔一月多,终于到了朝廷定下的出行之日。
\n
许多村人送行到村口。
\n
“如今县中黔首的日子眼见好过起来, 农时耕种几十亩地,种上仙麦、仙豆、仙秫, 今年还有新种仙玉米, 糊口无忧。
\n
闲时若勤快胆大, 担一筐自家地里种出的菜蔬,到驰道边去市易,也能换得金布粮货, 贴补家资。”
\n
“何必往那万里之遥的百越去呢?唉!”
\n
一时村人唏嘘不舍。
\n
妇人强壮能干,到哪儿都能维生。
\n
村人不担心她活不下去, 只是感慨。
\n
事实上, 送行的村人们大概也知晓原因。
\n
妇人的郎君在七八年前战死沙场, 一个遗腹子又在将满一岁时病逝, 妇人已经无牵无挂,此处更已是伤心之地……
\n
“难得这次允许强健妇人应召, 我为何不去?此去应役,发得一笔大财,若有相中的役夫,结为夫妻,定居百越,也算是成家立业了。”
\n
妇人虽有离别的惆怅,却也坚定向往,“若没有看得上眼的,我立个女户,像以往一样耕种过活,不也自由自在?”
\n
总比留在此处,触景生情,一辈子不得笑颜要好。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