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了半个月,最后还是答应,找机会去阮温那里拜他为师,只是要过两年。
\n
这一拖,就拖到今年王继来信邀请她去国子监。
\n
阮温身为吴郡太守,除了这一项主职之外,还在中央兼任好几个官职,其中一项便是在国子监中当一个挂名的书博士。
\n
因为除了搞迷信事业,他也是名满江南的书法大师,满建康城都觉得他这一笔字不能浪费了,所以特意请他在国子监挂名,希望国子监中有世家子弟有机会得到他的青眼,被他收为弟子。
\n
可惜这么多年,阮温除了偶尔兴致来了去国子监教几节书法课,从未正经收过学生。
\n
虽然从江北到建康,若是快马加鞭再坐快船,两日即能到达,但是陆瑶却丝毫不急,不仅绕路去了趟武昌,拜访当地一位大儒,接下来沿长江而下,还一路找当地有名的博学之士送礼。
\n
送的是什么礼呢?
\n
送的是霍家产的特色纸张,竹纸。
\n
当然,陆瑶用的理由不是这个,而是写了几篇字,写的也是最规矩不过的《大学》或者《论语》上面的一些名句。
\n
陆瑶的字先有王夫人这个王家出身的正统世家子弟打基础,接着又受到霍宴这个草书大师熏陶,再接着和阮温相熟,时而在信里得几句他的指导,写到现在,已经初初有了几分火候,是以用来当礼物,并非拿不出手。
\n
只是她和人家不认识,上来就送上自己的字说是礼物,不能不叫无礼,更叫人气愤的是,她还只是个女孩,哪有女孩子把自己的笔迹拿出去送大儒的!
\n
这些收到陆瑶字的大儒们都气坏了。
\n
但是紧跟着,他们就发现,陆瑶这礼虽然送得鲁莽,可她用来写字的纸却实在是不一般。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