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趁机站出来,一展自己当初在军中得人心的能力,拉起讨伐王继的大军。
\n
当今天子就是谢妃之子,谢氏遭到灭门之祸后,他就是谢氏最后的血脉之一,是天子母族,皇帝的舅舅,他起兵讨伐王继,简直再名正言顺不过了。
\n
剩下几个谢氏子弟皆不成器,听完谢恺在此的消息纷纷跑来投奔。
\n
有被王继狠狠砍一刀的仇恨在前,江南各族这时候也不再管谢恺是不是江南本地豪族了,反正大军都和王继有仇,有大仇,而且谢恺还占着皇帝母族的大义,以前在军中也有不错的名声。于是江南各族纷纷上门投靠,只盼他能推翻王继的邪恶统治,重新恢复政治清明。
\n
十一月三日,谢恺在临川起兵十二万,写了一封声泪俱下.义正词严的讨逆臣王继书,陈述王继和建康城内诸世家的十二条大过,公告江南百姓,然后带兵前往建康。
\n
十一月七日,谢恺靠近北方世家重点经营的要塞新安郡,遭遇了王家的大军。
\n
双方激战三日,王家大军不敌,谢恺占领新安,屠城,杀新安八万人,在新安城外筑起二十多座人头京观,接着大军逼近宜城。
\n
十一月十二日谢恺占领建康西南方面的门户宜城,再次屠城,谢恺的大军在战胜后进入宜城内烧杀抢掠,抢光整座宜城后,将宜城内所有百姓驱赶至长江边,斩首十二万人,宜城百姓的尸体飘满整个长江下游。
\n
宜城到建康不到八十里,后世有书记载,当日站在建康城墙上,都能看到护城河里漂浮而起的尸体和污浊的血水。
\n
谢恺占领宜城之后却没有立刻攻击建康,而是派人前往吴郡联系阮家,试图和阮温里应外合,切断建康的粮食供应。
\n
但是阮温并未出面,谢恺的人扫兴而归,临走前在吴郡放下大火一把,烧毁了一个田庄以作泄愤。
\n
十一月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