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自汉时便陆续有大量胡人南迁进入汉人生活的区域,而双方却始终隔阂,文化和文字不互通,商品货物轻易不互卖,种族之间的习俗泾渭分明,族与族之间矛盾日益变深,爆发出来的胡人乱华不过是这种矛盾积累到不能再拖。
\n
但是汉文化最博大精深的地方也在于其包容性,从人到文明,都是包容的,哪怕一群外来民族像沙砾般滚入蚌壳之中,汉文化和汉文明也会像最坚毅隐忍的珍珠蚌一样,在漫长的痛苦后融合并研磨出最光彩照人.气象万千的盛唐珍珠。
\n
陆瑶要做的,是加速融合,也是缓和矛盾。
\n
而无论是缓和矛盾还是加速融合,另起炉灶,塑造一个第三方,才是最快最迅捷的方式。
\n
简体字的推行,就是陆瑶给出的第三方文化缓和地带。
\n
在淮南贸易区里,官方通用文字是简体字,无论是胡人文字还是汉人的繁体字在这里都不通行,如果你想在淮南贸易区长期混并混得开,想通过淮南贸易区将自己的商品卖到更遥远的地方,就不得不学会简体字。
\n
而在淮南贸易城内,有官府开办的识字班,明码标价,对外招生,外来的商人只要交一定的钱,就能进入识字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识字培训,包教包会。
\n
因为他们学完之后送一本叫做《拼音字典》的书,上面记录了两千个常用的简体字,即使你在三个月的识字培训班里没有学会太多的字,但是三个月,里面的老师们一定教会你拼音.偏旁部首以及《拼音字典》的用法。
\n
有了这本《拼音字典》,哪怕你除了拼音什么字都不认识,你也能在看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通过查字典这一行为立刻马上找到字的读音来明白这个字的意思。
\n
淮南贸易城的识字班在南慜帝四年的十二月开始正式在贸易城内的官府旁成立,里面一共有五百二十位毕业于妇好书院的女老师,她们都是从江北本地各个乡选拔来的老师,有最好的教学经验和最强大的后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