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壁画元素画了些抗日宣传画,文瑾负责的文创产品也投入生产并上市,所售款项一半捐与军队,一半支撑寺庙与研究所的日常开支与宣传工作。
\n
研究所有四个大房间,分别为:展厅、研究室、临摹室、还有一间面积较大的住所,供来参观学习的人们临时居住。
\n
展厅除了他们这些年临摹的作品外,有一面墙张贴了许多照片,其中有文瑾、赵淮、吴硕、戚凤阳戴着帽子拿铲子站在建到一半的围墙边欢笑、灯一明尽和陈今今的合照、惨死日军枪口下的王朝一、很久之前陈今今拍下的壁画修复过程和过去寺庙破破烂烂的样子,还有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李香庭……
\n
这些照片记录了华恩寺从寂寂无闻到逐渐为人所知的历程,唯独有关日军践踏寺庙那些岁月里发生的一切,没能留下一张照片,但他们的罪证并非空白,而全在大雄宝殿那面被割去壁画、空空的墙上,且永远无法抹去。
\n
……
\n
吴硕外出半余月,五月中旬回到寺庙。他与永安出版社的主编谈好画稿出版事宜,还得到教育部李在贤主任的支持,组织社会人士进行演讲,收获颇丰。激动地同李香庭谈论此行所感直至天明。
\n
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成果,就像田里金黄的冬小麦,如今也成熟。
\n
文瑾在研究所给学生上课,李香庭带吴硕、赵淮和戚凤阳拿起镰刀,一块儿下田干活。
\n
李香庭自小家境丰沃,哪曾起早贪黑、寒耕热耘,这三年时间里自己种菜耕田,如今使刀的功夫也有模有样。
\n
吴硕汗流浃背,回头望过来,与李香庭喊道:“老师,快点啊。”
\n
李香庭直起腰,脸被晒得通红,只手遮住刺眼的阳光,“欸”了一声。
\n
已近傍晚,今日的夕阳红得夺目,周遭是条条被染色的云彩,美得让人一时挪不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