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有些小商贩嗅觉灵敏,竟然也从江南带来了不少的种子。不过事关全家的口粮,不是官府出售的没有多少人敢买。
\n
就在大家忙碌下,不管是种新稻种还是以前的稻子的,都在适合的时节下种了。
\n
“正好趁这个机会把各县的耕地人口给统计出来,我记得陆川县是能做梯田?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官府组织人去开,开出来了租借给村民种。”
\n
“人口和户数统计这个最少得三个月,梯田的话郡主还是不要想了,咱们这里面的人没有人会。”江先生背着手打击道。
\n
“郡主,咱们这里缺人手,怎么不向本家求助一下?我记得本家那些快出五服的也是能识文断字,在军中拼命或谋个小吏做,还不如到这里来帮你呢。”江先生继续道。
\n
王怀玉眼睛一亮,她可没有瞧不起小吏,相反现在岭南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
\n
小吏是一个衙门里最不可缺的,那些父母官们很多时候都要依靠他们,一个地方的税收、人口、耕地、陈年的官司,东家长西家短都了如指掌,人际关系网纵横交错,厉害的那些,就连县太爷知府来了也得敬几分。
\n
也因此王怀玉摇了摇头,“族里面的人都有自己的去处,就是小吏也没有人敢看清,要是实在不想在家的,想出来闯荡的倒是可以到岭南来看看。”
\n
说完,想了一下还是回去给家里寄了一封信。除了委婉的族里面的年轻人愿不愿意来岭南见识一下,还托族里帮忙找一些能看山断水的大师。
\n
春耕结束,信也给京都的王家寄过去了。去年收到的粮食,在宋回芳的协助下调度给王定武的军营,预留好他们一年要用的钱粮。
\n
剩下的则是五个县的库银,平时衙役官僚的俸禄从里面出,想要修建什么或者额外的花销,也都是从库银里出。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