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为贵,有时候好懂事少了,反而能引起大家的看重。至于桂州,如果郡主担心的话,不如在那边设立几个和苍梧县差不多的书院,既有小孩正统的教学班,也有您说的这个成人班。到时候再从中选取有天赋的人过来深造,不是更能筛选出人才?”
\n
“分级教育?”王怀玉有些诧异道。
\n
因为现在大齐还没有科举制的出现,以至于王怀玉都忘了世界上的教育是分级的。比如说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科举制的时候从秀才、举人、进士。
\n
岭南一开始的教育,就是苍梧几个县的小学识字班,还有就是各个村县有意向来学习的成人班,但这些人学了技能毕业出去就是自己找工作,或者是到县衙就业了,根本没有往上升的机会。
\n
但苍梧几个县的书院都是三五年一届毕业,五岁入学的那批则是跟着先生一直往上读,完全没有想到等他们毕业了还能再到别的地方去学习。
\n
这样一看来,原来计划就没有那么完美了。
\n
“是,下官说的就是郡主这个分级教育的意思,”刘明锐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一琢磨也明白了,跟着点头赞同道:“县一级的书院负责启蒙和筛选有天赋的学子,州一级的书院则是培养更深一层次的学子。”
\n
“依照郡主的意思,这几个大科应该是要培养各个行业的能者。那就要往深了学,花费的时间长,需要的天赋也高,还是要好好筛选才好。”
\n
第104章
\n
不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出来的人结果不如人意,那就是浪费了。
\n
刘明锐的未尽之言,王怀玉听明白了,也听进了心里。她想了一下,对方说得确实有道理。
\n
就好像现代的大学有很多,但不是谁都能考上的。考上的那些都是每个地方的佼佼者,而这还是在全民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才有那么多人能考上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