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读给他们听了。
\n
县衙门口两边的墙上,还有县里面最大广场处立了三个特别大墙,每次县衙有什么政策都贴到上面,百姓们也习惯了每天到那里去看看。所以一看到招工的消息,别管之前是腿脚不利索的老太太,还是走不动路的老头,全都呼啦啦的回家去找人。
\n
“快快,阿达快拿上你的户籍去招工处报名,县衙又找人。”
\n
“春娘,我的户籍呢,赶紧找一下给我,县衙那边又找人干活了。我要去报名。”
\n
县衙招工处的窗口外,从告示贴出去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
\n
不管是男女手里都拿着户籍在往前张望,还有的人自己过来排队了,让家人回去拿户籍。
\n
陆春生是这次招工的负责人,手下管着十几号人。现在正站在窗口后面,看着来报名的百姓。
\n
平河县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县衙招工的流程,一轮到自己就把户籍递上去,然后介绍道:“我是平和县人,家住在西巷街三十六户,叫陈大牛。认得两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力气比较大,擅长做搬搬扛扛的活计。”
\n
“我叫李有书,去县里的书院读过两年书,家住在陈大牛的隔壁,能写会算。”
\n
招工的衙役笔耕不停,根据来报名的人写上他们的信息和特长,另一个人则是核实他们手里的户籍,两项无误后才算是报名成功。
\n
报上名了可不代表就能入选,像李有书这种能写会算的还好,基本都能应聘上,工钱也能被普通的工人要高上一些。但像陈大牛这样卖力气的,要是人够了可能就选不上了。
\n
不过技术大学是一个大工程,招工的告示贴了足足有三日的时间才撤下来,招了将近五千人。
\n
这几乎是平河县县城闲散人员的人数了,而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