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上课知识非常渊博,不像是我们岭南本地的先生。”
\n
毕竟岭南的先生能把字认全就不错了,这位陈先生确实能把四书五经讲一个遍,还会教孩子们做诗填词,这样高的学识积累不是岭南这个穷地方培养的出来的。
\n
“老夫姓陈,名昌平,父亲乃前朝太子太傅,幼时受过名师开蒙教导,又有父亲在旁鞭策,幸运识到两三个字。”
\n
王怀玉恍然大悟,不得对方看起来气质不一样呢,还真的是名门望族的后代。
\n
她连连说道:“陈先生谦虚了,能和您一样有简洁的先生不多,放在以前那都是皇家的教师。哪里轮得到我们平头百姓?有您来教育孩子,是我们岭南所有百姓的福气。”
\n
结束了商业互捧,拿到了假条。王怀玉迅速让身边的人翻出陈昌平的简历。
\n
这部番不知道一番才发觉陈家真的了不得,怪不得会被梁武帝那么忌惮。
\n
陈家不是大的世家,甚至在陈太傅父亲那一辈都只是一个小吏,只是先辈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愣是一家人节衣缩食,把太傅送去了一个小世家的族学。
\n
世家的族学,自然优先关照自己族里面的孩子。作为外姓人的陈太傅,求学之路的艰辛可想而知。
\n
但他不但坚持下来了,还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坐到了太傅的位置。只是可是没有碰上好的皇帝,一家几百口人,被流放的流放,被拍卖的拍卖,还有的在路上就已经没了。
\n
坚持到这里的陈家人,一样没有忘了学习。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让陈家的孩子一跃成为岭南识字最多的人。
\n
考虑到这群家伙的特殊属性,王怀玉特定让人将各个县这几年来的流放记录拿出来。
\n
这一看才发现仅仅是陈家就有一百多号人,现在一半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