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三,赵匡胤带着部队向北进发,晚上,大军驻扎在距离开封四十里的“陈桥驿”(当时的陈桥驿位于黄河南岸)此时,慕容延钊的军队已经渡过黄河北上,因而不在兵变现场,同时又有黄河的阻挡,无法成为兵变的阻力,拥立赵匡胤成为皇帝的计划到了可以正式实施的时候了。当晚,军士屯聚于驿门之外,忽然高怀德对众人道:“今主上新立,更兼年幼,我等出力,谁人知之?不如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诸公以为何如?”都卫李处耘道:“此事不宜预传,可与匡义议之。”匡义道:“吾兄素以忠义为心,恐其不从,如之奈何?”正言间,忽赵普来到,众人以欲立之事告之。赵普道:“吾来正是与诸公商议此事。方今主少国疑,点检令名素著,中外归心,一入汴粱,天下定矣。”第二天早晨,军营呼声一片,赵光义叫醒赵匡胤,赵匡胤未穿戴好便披衣出去,看到一干将校们手握刀剑高声叫道:“诸军无主,愿奉点检为天子!”众将士不待赵匡胤说话,便拿出一件象征皇帝登基用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接着跪下高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兵变的帷幕正式拉开。赵匡胤表现出被迫的模样说道::“汝等谓我为天子,若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为也!”众皆曰:“愿受命令!”匡胤曰:“少帝及太后我曾北面事之,不得惊犯。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市府库不得掳掠。用命则重赏,不然则族诛矣!”众皆喏喏连声。匡胤号令已定,遂整队而回【与郭威如出一辙】。陈桥驿在陈桥和封丘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丘,封丘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晋升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斥责封丘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他是皇帝,想杀谁就杀谁,反正都有理】。殿前都指挥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已接匡义密报,具知大略。他两人与匡胤兄弟,素来莫逆,有心推戴匡胤。便暗中传令禁军,放匡胤全军入城,禁军乐得攀龙附凤,不生异言。匡胤等竟安安稳稳趋入大梁。甫抵都城,先遣属吏楚昭辅,入慰匡胤家属。时匡胤父弘殷已殁,独老母杜氏在堂,闻报惊喜道:“我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如此!”正是:七岁君王寡妇儿,黄袍着处是相欺。兵权有急归帷幄,哪见辽兵犯帝畿?及匡胤入城,已是正月五日上午。时早朝未散,太后闻陈桥兵变,大惊不迭,退入宫中。范质对王溥道:“举奏遣将,而致反乱,吾辈之罪也。”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自禁中而出,急来与范质议道:“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