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是杜贞,双方二话没说就杀到一起。潘美纵横沙场,百忙中觉得身后不对劲,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长江里也一样的热闹非凡。那是南唐的另一路救兵,由镇海节度使郑彦华率领,全是水军,任务是要在第一时间里把宋朝的浮桥毁了。李煜现在很清醒,只要浮桥在,宋朝就能把无数的军队源源不断地送过长江来……所以必须毁掉它,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不想郑彦华贪生怕死, 他在长江里眼看着杜真和潘美浴血厮杀,逐渐崩溃,直到最后所剩无几。他不仅没去助战,更没去救援,而是迅速后撤,脱离了战场。郑彦华率军后撤,金陵西南方向的新林寨、白鹭洲、新林港被一路攻破。曹彬尾随着潘美弃舟登岸,同时派出两支偏师,迂回到南方,从背后攻击金陵外围的溧水、宣州,把金陵城彻底地包围起来。却说南唐统军使张雄,系江南一员猛将。当初后周入侵南唐时,淮南民众举义自保,人称“义军”,张雄是义军首领之一,因其战功显赫,被李璟破格任用,先后任袁州、汀州刺史。李煜即位后,改任现职,继续驻守袁州和汀州。当他得知金陵告急,迅即率部北上勤王。出发之前,他老泪纵横,视死如归,当着七个儿子的面对天明志:“吾此行义无反顾,必死于国难。尔辈亦当为国捐躯,否则便是不忠不孝。”他的七个儿子均为其忠义之举感动,无不涕泣受命,发誓决不苟且偷生。张雄带兵走到溧阳城外,宋军前来骂阵,张雄愤然迎敌拼杀,父子八人全部战死。却说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青年时代曾随其父皇甫晖混迹军旅,参加过决定南唐命运的滁州大战。由于他在阵前怯于厮杀,气得皇甫晖操戈击打,因其躲闪及时,遂得保全性命。其父皇甫晖重创落马,为赵匡胤俘虏后义不求生,拒绝医治,慷慨捐躯。继勋年少且无战功,徒以家世遂为大将。资产优赡,名园甲第冠于金陵,多蓄声妓厚自奉养。及宋军围城,继勋保惜富贵,无效死之意。更为阴险的是,对李煜阳奉阴违,表面上下令紧闭金陵外城各门,严防宋军突袭,暗地里却不认真麾兵退敌,一味敷衍塞责。甚至遇有外地南唐将士败绩的消息传来,他竟偷偷躲在府内弹冠相庆,恨不能即刻追随李煜一道降宋。为掩饰败迹,继勋扣押各地告急文书;又经常借口军务繁忙,拒绝李煜召见。身为国君,李煜对战局一点都不清楚。当时,金陵守将有才略者寥寥无几,只有宜春人卢绛稍有威望。当宋师兵临秦淮河之际,卢绛依凭水寨,拼力拒战,多次挫败宋兵渡河企图。然而,卢绛的战功不仅没有得到李煜的赏赐,反倒引起皇甫继勋忌恨。皇甫继勋借口润州危急,说服李煜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