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
', ' ')('\n
益增大。公元999年,宋真宗听说契丹又要大举入寇,就任命侍卫马步都虞候、忠武军节度使傅潜为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统大军防御边境州城。这年九月,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主力进抵瀛州一带,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铁骑,傅潜畏懦怯战,不敢迎敌,只与步骑八万余人龟缩于定州城中。虽然各州城纷纷告急,傅潜就是闭门不发一兵一卒。李继宣多次向主将傅潜请战,其他将领也群情激昂纷纷请战,但都被傅潜一顿臭骂阻止。河北转运使裴庄也多次上奏真宗,说傅潜“无将略,恐失机会”,由于傅潜与枢密使王显均私交过密,把裴庄的上奏压着不上报天子。当契丹的游骑已经深入到邢州(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一带,整个河北地区震惊,老百姓惊恐失措,纷纷扶老携幼四下躲避,这才惊动了真宗,面对情况危机,他几次派人督促傅潜出兵迎战,傅潜这个缩头乌龟就是不听。范廷召不由大怒,站出来指责傅潜:“公如此胆怯,还不如契丹老妪!”不料傅潜回答:“贼势如此浩大,使我与之角力,恰是挫折我军锐气耳!”众将听了也都愤愤不平,傅潜为了应付力主出战的范廷召,就拨给他骑兵八千,步卒两千,令他自高阳关出击迎战,并答应派大军为后援。范廷召深知傅潜的畏战心理,所谓的后援不靠谱,而自己已经请战,但仅这一万人马与彪悍的契丹主力抗御,实在是寡不敌众,于是,范廷召就向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求援,共同迎敌。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又死在战场上。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调到深州任职。真宗即位后,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他的母亲年老需要奉养,真宗将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又让他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为人恭谨,擅长骑马射箭,曾经手握三十支箭同时射出去,箭首尾相连坠落,人人都佩服他的箭术。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康保裔治兵有方爱兵如子,深得将士们的拥戴。康保裔接到范廷召的求援书,立即率万人赶来增援。契丹兵攻破狼山寨,隔断了通往镇、定的道路。康保裔决定绕到契丹军后面发起进攻,他一面率兵直奔瀛洲,一面派人给范廷召送信,约他发兵前后夹击契丹兵。康保裔抵达瀛洲之后,范廷召的兵马没有到,契丹兵却先来了。此时天色已晚,康保裔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