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老夫再出一对,求子瞻对之:‘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
', ' ')('\n
,只得谢罪而出。荆公终惜其才,明日奏过神宗,复了他翰林学士之职。后人有诗叹曰:海鳖曾欺井中蛙,大鹏张翅绕天涯。强中更有强中手,
莫向人前满自夸。当然王安石自己也有弄错的时候,有天他翻阅各地送来的诗文。有一天他看到广东有个秀才写的诗: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他看了第一、二句点头称赞;看到第三、四句,禁不住暗笑起来:“明月”怎么会叫,“黄犬”岂能卧于花心,必然是少年学子乱弹琴。于是,他把这两句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既用了原韵又切合实际,同时诗味又比较浓。书生知道王安石的改诗后连连称妙!——不妙也妙!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去宰相职务。真是无官一身轻,王安石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来到潮州,偶然同当地的一位老秀才谈起这件事。老秀才捻须笑笑说:“大人有所不知,在我们这一带,有种小鸟叫明月鸟,常在夜晚鸣叫;又有一种小虫,色黄,形体依稀若犬,民众习惯称它叫黄犬虫,夜晚喜欢蜷息在花心里。说得王安石面红耳赤。王安石感到内疚,想起几年前乱改那位秀才写的“明月诗”,完全是因为自己无知而铸成的失误。后来王安石专程拜访了那位秀才,并当面表示了歉意。却说监察御史程颢,系河南人,与弟程颐皆究心圣学,以修齐治平为要旨。程颢尝举进士,任晋城令。教民孝悌忠信,民爱戴如父母。后入京为着作左郎,吕公着荐他为御史。神宗素闻程颢名,屡次召见。程颢前后进对甚多。宋哲宗元右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苏轼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这是叔孙通制订的 礼法。”为这事苏轼、程颐两人开始结怨。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道:“正叔(程颐 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于是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 黄庭坚等则吃肉。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虚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