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的一天皇帝。张姓家族公开宣布将张邦昌逐出张氏家族,《宋史》干脆将其划入《叛臣传》,这不能不说是历史
', ' ')('\n
对张邦昌的一大奇冤。对于张邦昌之死,包括南宋的史学家,都有为张邦昌鸣不平的,说张邦昌虽然僭越,当了逆贼,但实出胁迫。他不是非要赶着当这个伪皇帝,而且李纲能够举出的实证无非就是他淫乱后宫,跟先朝的嫔妃有过那么一回事儿。不过那是在醉酒的情况下发生的,真的有私情也罪不至死。李纲这种决绝的处事态度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最后李纲做了77天宰相就被罢免了。却说金军攻破汴梁城后,并没有在中原驻军,这得归功于张邦昌。当初金国撤军的时候问张邦昌,要不要留点人马帮你看场子?张邦昌当下拒绝,说我们大楚有能力保卫自己,所以金军都撤走了。赵构赐死张邦昌,金国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命令大军再次南下。赵构作为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唯一的子孙,在应天府继承帝位,建立了南宋王朝。但他在即位之后却忽视宗泽等重臣的建议,放弃对于河南地区的经营,将中原的大好河山拱手送人,自己一直南逃享乐,这让赵构的声誉出现了极大的下滑。这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岳飞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向他苦谏道:“中原地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充不听。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开封于次年二月陷落。赵构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看到金军南下,赵构的第一反应就是跑。但皇帝不能叫跑,叫巡幸。从宋朝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就转移到了南方,再加上江南地区没有遭到战火破坏比较富庶,民心还可以收拾,于是他决定去往扬州。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人攻扬州,宋高宗既无御敌之志,亦无御敌之才,这时临安节度使苗傅、总兵刘正彦,差官送奏本入朝。因临安宫殿完工,请驾迁都。百官有言:“金陵楼橹残破,城郭空虚,迁都为妙。“有的说:“金陵乃六朝建都之地,有长江之险,可战可守,易图恢复。“纷纷议论不一。李纲听得慌忙进宫奏道:“自古中兴之主,俱起于西北,故关中为上。今建都建康虽是中策,尚可以号召四方,以图恢复。若迁往临安,不过是惧敌退避之意,真是下下之计!愿陛下勿降此旨摇动民心。臣不胜惶恐之至!“高宗道:“老卿家不知,金陵难以久守。临安南通闽、广,北近江、淮,民多鱼盐之利,足以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