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得到宽赦,被论罪诛杀。现在山
', ' ')('\n
东摩云崮顶上还有一通石碑,上面所刻诗句相传即为杨妙真所题:本是良民女,在家侍双亲,只因官府逼,成为强盗身。——四娘子在悬崖上还刻着这样一首很有号召力和满怀深情的诗句:要是有冤仇,此山把你收,别嫌山寨小,兄弟共一舟。
看到这些文字,当年的杨妙真似乎在我们的眼前鲜活起来,这纯朴的诗句中饱含着这位武艺超群的奇女子和她的哥哥、她的起义军的血泪经历。在官逼民反的大环境下,人民群众已忍无可忍,英勇起义,并欢迎所有受尽欺压的百姓加入起义军的队伍,同舟共济,对抗官兵。还有一首题在崖壁上的诗署名仰天狂客,按诗的口气应是四娘子的部下所写:四娘子在山中久,兄弟今将山寨守,此处都说不咋的,官家有的全都有。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红袄军在此处的山中对抗官兵时间很长,并不是暂住一时便走了;兄弟们都很乐观,并不认为山中的条件艰苦;山上的物资不缺,当然,包括青州酒也不会缺少,官兵们打仗少不了庆功酒。而且诗中说得很明白:“官府有的全都有”,山东响马自古有名。王莽时期的赤眉军,隋未的瓦岗军,还有黄巢,还有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杨安儿死后,红袄军由他的妹妹杨妙真领导。杨妙真武艺超群,作风正派,长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作为一支义军的领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头。她的丈夫李全矫健魁梧,弓马娴熟,善使长茅铁枪,无人能够抵挡,人称“李铁枪”。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屡败敌人。有一次他们袭击金军大寨,元帅宗翰也差点被擒。金军痛恨红袄军,但又不能捉到红袄军,往往妄杀平民以泄愤。红袄军的队伍日益扩大。南宋刚立时政局不稳,便利用义军抗金,赋予忠义民兵的称号,但政局稍稳,又腾出手来对付义军,这也是宋政权的传统政策。朝廷首先以徐晞稷为淮东制置使牵制杨妙真,可徐晞稷心怀壮志,以收复被金人夺去的失地为目标,对杨妙真的义军多加扶植,以怀柔政策来对待义军。朝廷大为不满,以懦弱无能为由将他免去,又以刘琸为淮东制置使对付义军。这时金政权的力量已大大削弱,北方新兴的蒙古迅速发展,成吉恩汗让木华黎经略南方,自己经略北方,灭了西辽,直杀到印度河口和多瑞河口。经略南方的木华黎病死,成吉思汗带病南征,最后也死在六盘山,大军由他的儿子拖雷带入陕西,连下山寨六十余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