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时31个小时,完成了包括引力场调节、引力护盾、整体动力、一阶雷达波性能、应急启动、电子控制、小型飞船释放回收等诸多项目。
\n
其中表现比较好的是激光武器测试,在1200公里的高度上,最强的激光有效打击范围超过4300公里。
\n
这个数据已经超出了预期。
\n
小型飞船释放、回收测试的表现非常一般,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差一些。
\n
小型飞船释放倒是很容易,就只是让飞船飞离光压发动机。
\n
之后飞船环绕地球一圈,再贴近光压发动机返回舱体,表现相对有些差了,整个回收过程用时73分钟。
\n
小型飞船不能以自主的指令返回,只能人工进行操作,中途要保证不能和光压发动机发生碰撞,飞船也不能够贴近光压发动机的下方。
\n
种种的限制就导致了回收过程进行的很艰难。
\n
中途甚至有点想放弃了,若是可能和光压发动机发生碰撞,就肯定不会继续回收了,损失一艘小型飞船不算什么,光压发动机肯定是最重要的。
\n
好在最终回收工作取得了成功。
\n
“小型飞船还是不行,对接上有些问题。”
\n
“还是准备的时间太短了。”
\n
“是啊,一切都只花了一个多月,改进设备,改进电子系统,小型飞船的控制系统也很差。”
\n
“还是航天局那边太慢了,否则我们会有更长的准备时间……”
\n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反重力飞船。”
\n
在测试结束以后,很多人都在讨论小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