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家,从此在千里之外不闻父亲的音信。
癸未年七月初十父亲撒手人寰,没有留下一句话。
从癸未年六月初四那一天,不是父亲离开了我,而是我离开了父亲。我与父亲只有着整年整岁二十四年的父子情分,不多一天,也不少一天。
父亲一生用精血供养我长大成人,教我做人、做事、上学,而我一点都没有回报给父亲。我这一生只给父亲买过一条“北京牌”香烟,一桶劣等四斤装的“二锅头”酒。本来我说那一年春节的时候,我回家给父亲买一套紫砂茶具,但是当我买回去了,父亲已经不在了。
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而父亲让我寸草心都没有表达。
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合格的父亲,我却是最不肖、不孝的儿子。
7.
我常常想,或许这是宿命,命里我就该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
曾经有人给父亲算命,命中有三子,可是就能得一子的“积”(所谓的“积”就是人临老的时候那个孩子在哪里就算得他的积。)父亲临终前我和大哥都在千里之外,只有小弟守在他的身旁。父亲从得病到去世不到十二个小时,那一天晚上在医院里了大哥才知道,当第二天他赶回去的时候,父亲已经在灵床上了。
小弟是父亲三十一岁才有的最后一个孩子,因为超生,所以为了他祖父、父亲都曾倍受乡政府那些狗腿子们的侮辱。祖父因为他差一点被开除四十几年的编者按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党籍。株连之罪在中国刑法上是没有了,但是在计生方面还耀武扬威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