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瑟年华谁与度
前一段我看行走的鸡毛掸子,觉得颇有意思,片子里掸子世家耿老爷有两个儿子,汉良与元良,大儿子元良入赘别人家,二儿子是个青春年少的人,耿老爷妻子死后有一个续弦的妻子。片子里有个场景,耿老爷跟大儿子汉良商量完家事之后,大儿子说要回家——镇上郭记,不然怕媳妇三伏不放心的。耿老爷一是没有会过意,他说这不是你的家吗?随后明白过来,让儿子回他入赘的家庭了。耿老爷回到续弦妻子的房间说,对每个男人来说有自己女人的地方才是家。
后来,我想起在葛优拍的活着的电影里也表现过类似场景,富贵在外面演皮影在国共两党的战争中挣扎的求生存,他说,自己有老婆孩子要回家的,不比春生一个人可以随军任意行事。
上星期我去朋友那里,在公交车上看到年轻的打工情侣背着大包小包的回寓所,说说笑笑的,没有离家的惆怅。我突然涌出了一句简单的话:“有父母的地方在小的时候称之为家,大了走出家门之后那里叫做乡土,而有自己女人的地方才叫家。”
丫头,我想到这句话的时候分外的想念你。我看着车外窈窕的城市,钢筋水泥铸造的高楼大厦辉煌而繁华,自己却感到一片冰冷。因为,在这里没有我自己的想念的人,没有自己想念的那个人就是没有家,没有温度,没有家没有温度的城市对我来说只是一座空城。它的繁华与辉煌只不过是眼帘望穿的烟云,淡泊无味。
崔颢有句诗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秋雨把其解释为文人或者说是漂泊之士,一种精神上的家和实际家园的相互矛盾的迷茫感叹。或许,这种说法有它的合理部分。不过,我总觉得这个乡关的迷茫是多种因素交杂在一起的,自己固执的认为崔颢是没有爱情的,没有刻骨铭心想念的妻子,所以他才站在浩然的空间里发出如此惆怅的话。他在这里的乡关不在是具体意义上的家庭,而是一个概念,精神归宿的概念。人的精神归宿在那里?少小父母之处,大了妻子之处,老了儿女之处也不为家而是有老伴的地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