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它很破,但我喜欢。因为,它曾经属于我。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是我的就会认为它是最好的,凡是有关它的一切都为好。别人的东西再好,不过徒生羡慕罢了,终究是别人的。小城于我亦然如此。
小城于我有故乡的概念。它是我第一个长期停留的地方,在那里不是流浪,而是安稳的生活。在那里没有危机,没有衣食住行的愁苦,淡然的把故乡生活转移到哪里,只不过父母不在身边而已。它跟真正的漂泊又很大的区别,想来很多人把读书的城市称作“第二故乡”想来也是如此吧。对故乡每个人是爱的,没有理由,寻找理由只能徒生许多烦恼,所以,不寻也罢。
对小城的山水,我不太熟悉。老实说,到现在只要一出火车站,我就转向,把南当作北,把东认成西。理性上我是知道方向的,就是感觉上过不来那个“劲”并且这一转就是三四年,恐怕现在回去已然如此。小城的街道横平竖直,正南正北。这只是我的个人错觉,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到的时候是个黑夜,学校接站的车转来转去,转的丢失了方向感。但是,这些并不影响我的行走,行走也仅限于市区,市外的景物我没去过。
小城最著名的景点,一个是明月岛,一个是扎龙自然保护区。明月岛,是一个江心小岛;扎龙自然保护区,盛产仙鹤,小城被称作鹤乡也是因此。但是,这两个地方说来惭愧,我没去过。没去过不代表不知道,有如我们对故乡的许多地方未必都去过,但是,经过人们的聊天也熟知了。所以,这些没去过的地方,我也了然于胸,甚至比去过的人讲的还头头是道。
没离开小城时,对其并没有感觉,觉得那是个荒败的边城。站在市中心的卜奎大街上,南北东西眺望,荒凉一片。那里的天总是很高,淡青色,时刻处在秋的氛围里,而秋是容易让人伤感的,所以,很多人老是浸沉在薄薄地凉意里。
回忆是个素材加工器,它能让污水沉淀成清泉,能把零碎的噪音抽象出清脆的音乐。当我的记忆穿过时空,那些慌乱的景色成了传奇里的背景,荒芜的城市染成红褐色,溢满了诗的歌声。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