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里,我喜欢一句话:文字一个人的精彩,勿对号入座——题记
1、诗人
在一个落暮时,我看到了一个诗人,在铁轨路过的桥上。
在他前面放着厚厚一摞薄薄的书,在书的旁边有个一张大纸,纸很白,像苍白的的面孔。纸上写着硕大的黑字,像暮色一棵原野中伫立的树,苍凉,悲壮。纸上写着:“签名售书”四个字空漠的隔绝,像一个山头望着另一个山头,周围却是苍茫的暮色。
桥上零零散散走过下班的归者,行色匆匆。诗人,站在桥上,望着八达岭高速路上的车流,车流通向远方,远方消逝在们苍茫里。
我站在诗人的背后,翻着那些诗册。
诗册很薄,书很便宜,里面的句子涌动着生命的厚重,却无人问津。
记得一个少年在王府井书店前售书的盛况。激流千里,人山人海,长长的队伍,排得若游龙。买书得人激动,售书得人冷漠,皮笑肉不笑,随意在那些书上画着自己得名字。最后一笔签完自己得名时,笔随意一抛,笔在空中做了一个抛物线半圆,像一个嘲弄的微笑。读者追着,作者傲然而去。
那些书曾经读过,然后进了垃圾筐。
由于工作关系,我去有机会参加各种图书展销会。我看到那些花花绿绿包装的书籍面前人山人海,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书前却门前冷落车马稀,有的似乎无人问津。有些书,我是从这个展销会看到,还会在别的展销会看到,同样的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只有那些脆黄的纸片记载着它寂寞流传的路程。
花花绿绿的书在不停的变更,今天这个排行榜第一,明天那个排行榜冠军。一个个年轻的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