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民息。免税,减税之策多有。”
“然,”
“我大明国库,鼠蚁皆骨瘦!”
“山西一十八府受灾,理当赈济,但这赈济之银钱,三十万过巨啊!殿下!”
杨思义不是反对赈灾,他是反对李善长一拍脑门就蹦出三十万银两这个数字来。
三十万....这要是都给拿去赈灾了,但凡再出一点事情,国库连钱都拿不出来了。
便是他中书省辖制六部,他杨思义也对‘犯上’二字,丝毫不怵。
李善长微微一笑道:“三十万两,只是根据山西行省参政焦泰朗的奏疏草草估量,具体是何数字的钱财,自要详算。”
说罢,便是微微行礼,而后回到队列之中,竟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如此举动,让群臣亦是微微一怔。
这李相...就真的只是禀报了一下吗?
请三十万两银子赈济,倒也是解决的方案,但是...这也太草率了!
胡惟庸看着恩师的动作,心头不由大赞!
恩师果然是恩师!
当真是高!
这就是李善长的态度:事情,我禀明。解决的方案,我给个大抵的。这就是尽责。
但是,
在尽责的背后,是为难,是使绊子!
古往今来,最难的事情,永远都是‘钱’的事情。
不止是赚钱难,花钱也难!
李善长口中所说的‘三十万两’,其中到底多少要被中间的官员上下其手,根本难以估计。
蓝玉等人急得眼睛里直冒火,却毫无办法。
文政之事,他们这些个武将,还真的是只有干瞪眼的份!
还有...这特么李善长还特别狡猾,故意说了‘草草估量’这四个字,便是为了一会儿有人弹劾他之时有说辞。
杨思义看着高台之上年幼的朱雄英,心中翻涌。
这种问题,让监国公子来断,涉及到了国库。
一旦真的国库开支过大,洪武陛下巡游回来,亦是大为恼火。
但...若是拨款的银两不足,冻死百姓,皇太孙殿下的‘民望’,绝对会直线掉落!
可谓是要取个‘中正’的两难局面啊!
“杨尚书,按照你的预计,一十八府遭遇雪灾,以往年旧例算,需要多少银两?”
高台之上,朱雄英轻笑一声,而后开口问道。
如此轻松的态度,仿佛方才李善长的刁难,只不过是一个笑话一般。
此话一出,群臣皆是暗道这位殿下好生聪慧!
算不出详细的,就用往年旧例推算大概。
如此一来,虽然有可能短缺,有可能富余,但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可以让山西自行决断找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