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工作后的第一年,也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刚分来的新教师有一年可以下基层锻炼。我去了一个大型的水电站工地,那是一个较偏僻的地方。工作也轻松,无聊时间很多。在此期间,我看了很多关于写二战的书和一些古代军事家的传记。也许我并不喜欢那样的知识,读了一年现在回忆起来好象也没有剩下什么,像自己逝去的青春年华。还有一年是在云南的高速公路上当监理,也看了不少的杂书,但和原来的出发点一样,纯粹是为了消遣,消遣过后就成云烟了。现在唯一留下的就是云南八大怪一本漫画书了。也许,从这一年起,我爱上了民俗风情,学会了怎样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于是我对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校工作后,大部头的书就很少有机会和耐心看了。近20年过来,能记住名字的有傅雷家书,忏悔录,白鹿塬,穆斯林的葬礼,废都等。但对这些也都是看过一遍而已。但引起我震撼的书,大概第一个应该是河殇。严格来说,它算不上一本书,只是一个电视短片的解说词。虽则它像流星一样消失了,但我还是觉得它挺有深度的,有一些新的思想在里面。当然,观点的错对恐怕要由历史来决定。关于诗方面,我也买了不少书,总觉得读诗是一种很高雅的行为。除了朦胧诗点评让我学到了一些诗欣赏的基础知识外,他还引导我看了很多关于顾城的一些书。联系到海子和食指,我对真正的诗人充满了恐惧,因为他们走着走着就自杀了。真正对我有较大影响的是席慕容诗歌精品,这恐怕是我唯一不用别人帮助能看懂的诗。我喜欢它的节奏和浅显,所以用心读了不少。但是它过于女性化,也过于直白。拿现代诗的评价标准“好诗是用汉语写的外语”“好诗是难猜的谜语”来衡量,它是不能称为诗的,充其量叫做成人儿歌。但它对我的影响之大,好像我是在她的酱缸里淹出来的。我习作的所谓诗歌当然远达不到席慕容的水平,但确有一些她的味道。因为很多红袖网友看了我的诗作,都大姐妹妹地称呼我。连我上初中的女儿也说我的诗有白居易的风格——妇孺皆能看懂(就这点像)。哈哈,也许,这就是我诗歌修养的真深度,真水平。另外让我敬重的作家是钱钟书,我认真地将围城和写在人生的边上读了两遍。我觉得他的机智和幽默,他的渊博和深刻,是很少有作家能赶上的。可惜他太超然和懒惰了,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当然,卡耐基的励志书籍也是一流的。可惜我不是一个商人,否则我会好好研究它,贯彻它。另外,王蒙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作家,因为他的真诚。我读了他不少的短篇,但都是有真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