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种情况,波利提克不免担心地说:“索科夫中校,敌人的炮火如此猛烈,想必阵地上的指战员们伤亡不小吧?”
“不会。”索科夫摇着头说:“炮击刚开始的时候,阵地上除了留下少数的观察哨,其余的指战员就转移到了第二道防线。”
“什么,第二道防线?”波利提克有些不解地问。
索科夫知道这种战术是德军首创,别说波利提克这种长时间没有打过阵地的指挥员,就算每天与德军作战的指挥员,知道这种战术的也不多,因此听到他的这个问题,便特意解释说:“这是德军在防御时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当我军实施进攻进攻前的炮火准备时,他们就把主意的兵力转移到第二道防线。等到炮击结束,我军发起地面进攻时,他们撤到第二道防线的部队,便沿着交通壕返回一线阵地,迎击我军的进攻部队。”
“你们的第二道防线在什么位置?”
“在原有阵地后方三百到五百米的位置,两道防线之间用交通壕连接,这样指战员们不管是撤到第二道防线,还是返回第一道防线的途中,都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
波利提克再次把视线转向了二线阵地后方的森林,用不确定的语气问:“我的部队,如今就在那片森林里吗?”
“是的。”索科夫给了对方一个肯定的答复:“正是因为您的部队部署在二营的后方,所以我才会给司令员同志打电话,希望能获得他的授权,在必要的时候使用这支部队。”
波利提克放下手里的望远镜,侧脸看着索科夫问:“中校同志,难道您对您的部下没有信心,觉得他们守不住阵地吗?”
索科夫迟疑了一下,随即回答说:“在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提前做好准备是完全有必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