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子学三论及批判》,是我在2025书友兰香会上的讲座内容,当时只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提纲。
有些引述的内容可能不尽准确,因为都是现场即兴的讲述。
事后我尽量整理了讲稿,删除了一些不太合适的琐碎内容,当成免费章节发在这里,恰好与书中情节呼应,介绍宗正讲了什么,不想看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
水平有限,一家之言。)
最近国内国外都发生了不少热点事件,引起了很广泛的关注,具体就不多说了,但我们在指责某一类行为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双重标准。
为什么我们本能地就会得出判断,双重标准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自然而然地拥有某种一致的价值观,它可能与某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无关,讲的就是最朴素的道理。
社会生活中最朴素的道理,其实就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代表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但是社会价值观不是天然就有的,首先你得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才行,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很多认知,在某些国家、某些族群中是没有的。
比如孝敬父母,有很多国家连赡养的义务都没有。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然是文化传统,它决定了我们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
对近现代的中国而言,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我们为什么能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对它进行本土化改造,这种思想的土壤从哪里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子学三论”的第三论,后面再阐述。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