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人。
远处,一辆带兜拖拉机,冒着黑烟,突突朝这边驶来。
车上坐着俩人,随着车子渐渐驶近,沈青得以看清车上人的样貌。
一个,斜背着布包,剑眉,瑞凤眼,笑着挥手,乃是乔宇。
一个,约摸四十来岁,小麦色肌肤,粗眉矮鼻梁,两眼贼有神,充满了活力和睿智。
须臾,拖拉机驶到了垂柳旁,中年男子熄火,乔宇轻盈地跳下车。
“我刚去你家,你家门锁着,院里晒着高粱穗,却不见一根高粱杆,我就猜测你应该正在地里干活。
大黄真棒,它听了我的想法,汪了一声,就主动带路。
唉,要不是车子半路熄火了,也不至于被它落那么远。”
这时,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沈青,这位是我姨父,叫周远。姨父,这位是沈青,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种庄稼特别厉害的人。”
沈青和周远,都点头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周远瞥了一眼西边的水洼地,按照地势特点,可以将其划分出两个方环和一个大圆。
外环,占地一亩多,是个缓坡,没长野草,一片棕黄,估计刚播种没多久。
中环,占地约两亩,地势平坦,高粱没了梢头,还一半横躺在地,一半垂直向上。
大圆,占地一亩多,是个水洼,繁茂的菱角叶,铺满整个水面,据外甥所言,水里还养了黑鱼。
分田到户,若是谁被分到地势低的田,免不了要头疼。
这小伙,竟分到比‘低田’还差的‘坑地’。
然而,他却因地制宜,长年积水处,养鱼、种水生作物,平坦易涝处,种个高、耐涝作物,坡地...随大流。
把缺点转化为优点,真真是个人才。
周远眉眼带笑,“小伙,忙了那么久,累了吧,我替你砍一会,怎么样?”
沈青孤疑挑眉,“你...行吗?”
“行吗?”周远拉长了尾音,“公社那会儿,每年的农忙季,我都会被评为‘社员标兵’,你说行不行?”
说完,周远下坡来到高粱地,并拿起地上的扒铲。
左胳膊向后弯曲,圈住十来根高粱,右手挥动扒铲,咔咔一顿砍。
砍完!
夹紧左胳膊,向下嗑了磕,令高粱杆的截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走向秸秆堆,松开胳膊,丢落高粱杆,再返回原处,继续挥扒铲。
沈青走上前,扫了一眼。
残留在地里的根茬,不高,只突出土壤1~2厘米。
秸秆堆,不偏斜,朝向一致。
横截面,略微倾斜,关键速度快。
嗯,确实有两把刷子。
眼下,地里唯一的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