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当时,金人其实也是想要一个有险可守的边疆。
毕竟,按照宋辽的疆域分界线,大辽王朝是想攻打赵宋王朝,随时都可以打;可同样的,赵宋王朝要想攻打大辽王朝,也是想打就打。
而宋金两国要是划黄河为国界,双方就都有了可以守卫的天险。
不过,就是这个条件,金人都以为是奢求,也就是抱着试一试和给赵宋王朝点教训的想法,才南侵的。
不想,金人南侵的举动吓坏了当时赵宋王朝的一众大臣,他们纷纷劝赵佶退位让贤,引咎辞职,以为这样,金人就会停止南侵。
赵佶也被金人给吓到了,采纳了那些宋臣的建议,匆匆忙忙的将皇位传给了赵桓这个大宝贝。
赵桓不情不愿的登基后,战和不定,又自作聪明的,救国之策一个都不采纳,误国之策各个采纳。
最终引来了靖康之耻。
这么一看,这段历史充满了偶然性与戏剧性,赵佶虽然很有问题,但实际上也没那么不堪。
只能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畅想一下。
若赵宋王朝在平息方腊之乱后,并没有选择踏上那条联合金国以图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征途,而是敏锐地把握住了辽金鹬蚌相争的良机,将战略重心坚定不移地转向彻底征服西夏的征途,那么,当时即将油尽灯枯的西夏疆土,或许早已在赵宋王朝的铁蹄下化为乌有。
试想,当赵宋成功地将西夏收入囊中,其西北边境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