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件事要是传出去,李承乾的名声还要不要的了。
这位一百二十六的王远知道长连忙摆手:“殿下,不碍事的,老道在此处有吃有喝,还有看不完的典籍,也不用被人到处追着跑,实在是老道过得最为舒适的一年。”
还是有点下不去手灭口。
李承乾叹息了一声,上前握住王远知的手说道:“道长,你乃修仙得道之人,不会与我这个凡夫俗子一般见识的对吧。”
“这本就是我为人观气所带来的劫难,如今渡过去了,我本该高兴才是,又怎么会怨恨殿下呢。”
老道士的心态倒是挺好。
经过这近一年的保养,老道士的气色确实好了很多。
“这篇青词,便当做我对道长的补偿了,我会上书朝廷举行一场打醮,为众生弥灾,到时候还望借道长之手将我们李氏的功德上达天听。”
李承乾从怀中掏出一章由海瑞默写出来的一篇,当年徐阶写给嘉靖的青词。
过目不忘是这些科举卷出来的读书人最基本的能力。
王远知看着李承乾递过来的青词:“离九霄而应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好,写的太好了!不知道殿下能不能为我引荐一下写这篇青词的高人?”
李承乾笑而不语。
这让李承乾上哪引荐去。
不对。
或许真的有机会。
..................
....................
魏王府
李泰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崔仁师轻笑道:“看来你们的压力确实很大阿,居然窜弄着本王造反?”
崔仁师也笑了:“如果殿下的压力不大的话,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您应该将我抓起来才对。”
“是啊,我本应该将你抓起来的,可是,谁让我现在一点把握都没有了呢?”
李泰的双手紧握,李承乾回来以后,朝廷的风向一整个的都转到了李承乾的那边。
如果在这样下去,他纵然有些李二的喜爱,也一点机会都没有。
而且李泰觉得,李二就是将他当作钓世家的饵食,只要目的达成了,就会被丢掉。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多心动的承诺阿。
“可我,不信阿!”李泰在心中默默想道。
崔仁师叹息道:“都怪陛下,我大唐刚刚立国,政清人和,百废俱兴,为什么非得要推行一条鞭法呢?”
这已经触摸到世家的底线了。
本来在朝廷上,就被关陇集团压的有些喘不过来气。
现在连存身立命的土地都要被夺取了。
这让他们如何忍受的了。
李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