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些仍然心系复国的人后来成了公子弃疾的同谋)。
此外,他敬重左史倚相那样的读书人,称他为良。
历史评价他。
申无宇:王子必不免。善人,国之主也。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祸国也。
北宫文子:《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
祁午:今令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也。
叔向:1令尹为王,必求诸侯。晋少懦矣,诸侯将往。若获诸侯,其虐滋甚。民弗堪也,将何以终?夫以强取,不义而克,必以为道。道以淫虐,弗可久已矣! 2汰侈已甚,身之灾也。子产:汰而愎谏,不过十年。
孔子: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谿?
左丘明: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司马迁:楚灵王方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之时,志小天下;及饿死于申亥之家,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势之于人也,可不慎与?
顾炎武:楚之灵王、吴之夫差,合诸侯而制天下之柄。
何新文:两千多年来,楚灵王作为暴君昏主的典型而受到历代文人的批评。
但其实,这是一个性格、行事都颇为复杂的人物。
他有着昏暴之君共有的本性,又有着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行为,甚至还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
首先,楚灵王是一个尽情张扬个性而肆意与“礼”抗衡的人物。在楚灵王的生平行事中,贯穿着对礼的违背和否定。
其次,楚灵王虽汰侈无礼、任性而行,却绝无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主观意识和行动。他在事关楚国前途命运的原则问题上,有比较敏感、清醒的态度和深切的感情。
楚平王(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继位后改名居,又称陈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灵王弟,太子建、楚昭王之父,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28年到公元前516年在位。
早年经历楚平王,芈姓,熊氏,名弃疾,是楚共王之子。
楚共王三十一年(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弃疾的长兄公子招继位,是为楚康王。
弃疾一共兄弟五人,长兄即楚康王、次兄楚灵王、三兄子比、四兄子晰,弃疾排行最小。兄弟五人都深受长兄楚康王的宠爱。
楚康王十五年(公元前545年),楚康王去世,楚康王之子熊员继位,是为楚郏敖。
楚郏敖四年(公元前541年),弃疾次兄子围弑杀楚郏敖,自立为君,是为楚灵王。弃疾三兄子比逃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