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后七日大忧客至。
五月,令尹死(正)在楚国西南司马昭叚以五月甲辰?(聚)众于北方以城阳?(翟)。许尚占之,以其会丙午,事亟成,国不不吉。以岁厌辰,长吏有咎。且亡其民于北方,后而有(又)得之,以其?(聚)于壬子而有((又)?(聚)于丁巳之吉。其数至六月必至。
三月壬寅,王令城父公屈恒将郢徙,从陈至郢。许尚以帝諯瑞(颛顼)之法占之,胃(谓)城城父公将不免,不直不免,本不吉,以迎斗行也。郢人不可尽稽,独受其央(殃),若为不吉,其期以丙午。郢人皆至。
五月,城父公屈恒死。昭甲以三月辛卯亡。许尚占之,卯者木,辛者金,金入于木,所亡者剑。以其会丙午,剑在南方,以其日辰之吉,剑不得。岁为主人,星为所葬(藏),辰为亡所,视所会以期之。昭甲以九月戊寅起众,作事西北。许尚占之,不吉。
以其会庚辰,昭甲得罪,以七月游西南.四乡(向)皆然。楚十三年,天一在卯,大(太)阴在丑,皆左行十二辰。·十年八月癸亥祠。·楚五年,天一在未。《协纪辨方书》卷四引《神枢经》:''太阴者,岁后也,常居岁后二辰。''\"由于北大简《堪舆》前文的重点\"月厌\"十二辰实际上是右行的,所以此处特别强调了\"天一\"和\"太阴\"皆为左行。
楚简王十三年为公元前416年.\"八月癸亥\"即公元前419年9月24日。\"十年\"则表明北大简《堪舆》言楚事对应部分的时间起点。\"
楚五年,天一在未\"对应楚简王五年(公元前424年),该年的年干支为丁巳,是太阴在巳,天一在太阴前两位,因此\"天一在未\"。
楚声王(出生不详--公元前402年),又作声桓王,芈姓,熊氏,名当,楚简王之子,东周时期楚国国君,在位仅六年(公元前407年―公元前402年在位)。在位时期,楚国社会动荡不安,国事积弊日深。
楚声王六年(公元前402年),楚声王被\"盗\"所杀,其子熊疑继位,是为楚悼王。楚声王被盗而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楚国,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从侧面反映了楚声王的无能错乱和穷兵黩武。所以,他死后,楚国为其谥号为\"声\",称为\"声王\"。
《逸周书·谥法解》云:\"不生其国曰声。\"据出土楚简记载楚声王死后,其子熊疑与王子定争夺王位,熊疑胜出,时为楚悼王,第二年王子定逃到魏国,楚悼王二年,三晋攻打楚国可能就是于此有关。
具清华简《系年》记载主要大臣:三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