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作人质,同时派左徒黄歇前往秦国侍奉熊完。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国。同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担任令尹,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同年,楚考烈王由陈国故都陈郢(今河南淮阳)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
楚、赵结盟,楚考烈王令春申君以八万大军,奔赴赵国。《战国策》和《史记》说: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嫣嫣。李嫣嫣有身孕后,献于楚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对楚国发起进攻,以试探楚国态度。黄歇为奉行其“亲秦附秦”路线,割让州陵(今湖北咸宁西北)给秦国,楚国势力更加衰弱,而秦国则对楚国继续维持“善楚”政策。
接着,秦国执行“远交近攻”策略,兵锋集中指向三晋。秦命白起大举攻韩,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阳),绝上党通韩都新郑之路。韩欲献上党与秦求和,但上党郡守则欲以上党与赵,联赵抗秦。赵国接受,遣老将廉颇率军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拒秦。
秦命白起、王[齿乞](齕音he)率军进攻,廉颇坚壁固守,双方相持达三年之久。公元前260年(楚考烈王三年),赵孝成王误中秦反间计,改以无实践经验的赵括(赵奢子)取代廉颇,结果被白起打得大败。赵括全军覆没,本人亦战死,赵国从此削弱。此即历史上着名的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年(楚考烈王四年),白起想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范睢妒忌白起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息为由,建议允许赵、韩割地请和。秦昭王同意。秦退兵后,赵拒绝割地给秦,秦昭王又想派白起攻赵,白起认为时机不成熟,托病不出征。
秦昭王改派五大夫王陵进攻赵都邯郸。赵国军民奋力抵抗,王陵失利。秦昭王重又想派白起出征,白起终称病不行。秦昭王只得派王齕取代王陵,王齕亦攻邯郸不胜。范睢于是荐举郑安平为将,加强对赵的进攻。在这严峻时刻,赵孝成王向魏、楚求救。
公元前258年(楚考烈王五年),赵平原君赵胜奉命前来楚国。他想在门客中选拔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随行人员,却只选出十九人。这时一门客毛遂自荐随往,赵平原君以为他在门下三年,未闻其能,不肯带他去。
毛遂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赵平原君正在用人之际,就带毛遂同去了。赵平原君一行来到楚国,向楚考烈王陈述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