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庄公、僖公父子当权前后共有一百余年的时间。
庄公在位64年,是齐国当权最长的国君。他是一位英明、有为、能干的国君,以他稳定的政策,给齐国创造了一个大发展的环境。
此后,其子僖公即位,一直沿他的治国道路走了下去,他们父子相继统治齐国近百年,在这相对稳定的时期,抓往了发展的机遇,经济得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诸侯国之间有了相对较强的实力,为霸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自由民的增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自由民。齐国的自由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齐国的政策比较开放,周围的自由民到齐国来经商、务工、务农。
二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奴隶不断斗争而获得自由。姜太公建国时的\"因俗、简礼\",其中就有奴隶主保留了使用奴隶的旧风俗。
据杨向奎先生考证,《周礼》一书是齐国人根据齐国原始档案写成的,其中记述了井田制,井田制之前的土地是由奴隶耕种,井田制实行的过程,逐步将土地划成方块分给农奴耕种,使原来的奴隶获得了相对较大的自由。
《周礼·小司徒》说:\"乃均土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者也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
说明井田已是一家一户的耕种。新的生产关系必然促进生产的发展,当时农业称为\"本业\",所以农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手工业、鱼、盐等各行业的发展,从而使齐国力大增,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历史上评价那个时候,史伯说:\"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秦仲、齐侯(吕购),姜、嬴之隽也,且大,其将兴乎?\"
左丘明:\"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吕购、吕禄甫)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
《史记·齐太公世家》: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六十四年,庄公卒,子厘公禄甫立。
吕禄甫(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698年),姜姓,吕氏,名禄甫,齐国第十三任国君齐僖公,一作齐厘公,,齐前庄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8年在位。
齐前庄公六十四年(公元前731年),齐前庄公去世,禄甫继位,是为齐僖公。齐僖公在位时期,多次主持多国会盟;平息宋国与卫国之间的争端;
以宋国、郕国不向周天子朝觐而出兵讨伐;平定许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