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越过燕地伐齐国,双方战于齐郊。在位十三年卒,子燕桓侯立。《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十八年卒,子宣侯立。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
燕桓侯,名已失传,燕国第十七任君主,承袭父亲燕宣侯的爵位即位,在位约7年。死后由儿子燕庄公即位。燕桓侯燕国第十七任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91年,燕宣侯之子,即位初年受到山戎的侵逼,将国都徙到临易(今河北雄县),国力日衰,在位七年卒,子燕庄公即位。
前任:父燕宣侯,继任:子燕庄公
燕庄公(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658年),姬姓,名不详,燕桓侯之子,是春秋时期燕国君主,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58年在位。公元前691年,燕桓侯去世,燕庄公继位。
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军救燕,击败山戎。燕庄公为表感谢,亲送齐桓公到齐国境内。当时只有天子,诸侯相送才出国境,齐桓公为表示不对燕国无礼,将燕庄公所至之地割送燕国。并让燕庄公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朝进贡,如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
公元前658年,燕庄公去世,其子燕襄公继位。继承君位燕庄公,姬姓,名不详,是燕桓侯之子。燕桓侯七年(公元前691年),燕桓侯去世,燕庄公继任燕国国君之位。[
求援齐国
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前来侵犯燕国,燕庄公向齐国告急。齐国国君齐桓公率领军队援救燕国,并乘势北上攻打山戎。齐军大败山戎,追击至孤竹(今河北卢龙)而回。
燕庄公为了表示感谢,亲自送齐桓公出境,不知不觉送进齐国境内。齐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出自己的国境,我不能对燕国无礼。”于是分开沟界将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割送给燕国。燕庄公下令在此筑城,取名为燕留(今河北沧州一带)。[2]齐桓公让燕庄公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朝进贡,如同周成王、周康王时代一样。
燕庄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58年),燕庄公去世,其子燕襄公继位。[5]历史评价司马贞《史记索隐》:“庄送霸主,惠罗宠姬。”
燕襄公,继燕庄公之位,迁燕都回蓟城(今北京),在位40年卒,燕前桓公即位。史籍记载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三十一年,秦师败于肴。
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燕前桓公,因燕国有二位桓公(一说有三位桓公),故称前桓公,继燕襄公之位,无事迹可载,在位十六年卒,燕宣公即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