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嗣子,士匄任正卿,赵武得到惯性升职,时六卿将佐如下:中军将范匄中军佐赵武上军将韩起上军佐中行吴下军将栾魇下军佐魏绛晋国官僚体系自襄公后有这样的特点:执政兼中军将,总理朝政,中军佐则主要从事对外运作。
赵武既佐中军,主外为其正务。内外分工,才便于管理。范匄执政八年很是勤政,最大的\"政绩\"就是驱逐栾氏,他的事必躬亲不是忠君谋国,却更似独裁专权,内政、外交、军事,他都要管。相比于权欲熏心的范匄,赵武则处处相让,范宣子为政,赵武负责给他提供便利,坚决支持当权派。
例如,范匄驱逐栾氏,禁锢栾怀子。赵文子则慷慨的将主盟诸侯的权利让给士匄,使士匄堂而皇之的利用国家机器为其族服务,赵武毫无反对。毕竟当年陷害赵氏,栾盈的祖父就是主谋之一。
赵武注重德行,努力与诸侯共存共荣,保持中原的平静与肃清。但收效并不理想,范宣子求重聘于诸侯,无不体现出其意志与贪婪,职权又在赵武之上,且习惯性插手外交,这样越俎代庖让赵武干起事来很憋手。
荣登执政
自担任\"外交部部长\"以来,赵武辛勤耕耘,尽力维持中原联盟的稳固与对荆楚势力的压制态势。公元前548年,范宣子及下军佐程郑去世,赵武继范匄为正卿。荀盈替程郑,士鞅继父为卿,皆入六正,时六卿将佐如下:中军将赵武中军佐韩起上军将中行吴上军佐魏舒下军将范鞅下军佐知盈赵武,继赵旃为卿,至此为正卿,修成正果。
遭遇灭族之难,赵氏急需恢复元气与威信,赵文子的执政无疑加重了其家族的分量、巩固了赵氏作为世卿的地位。此时赵盾去世已达半个世纪,下宫之难也已过35个春秋。在这漫长的35年来,尤其是在赵武幼年的岁月里,赵氏饱受欺凌,即便在悼公即位后其地位有所改观,但与当年的盛世相去甚远。赵武一直小心侍奉国君,对国政的参与也兢兢业业。
主和诸侯
在赵武任执政的当年5月,齐执政卿崔武子弑庄公,立景公。正当齐国朝政震荡之时,赵武力劝平公伐齐,以报其助栾氏祸晋之仇。晋、宋、鲁、卫、郑、曹、莒、邾、滕、杞、小邾11国国君会晤于夷仪,组织联军,准备出师。
消息传至临淄,崔杼、庆封向联军求和。7月,赵武陪同晋平公,与齐景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在重丘结盟。重丘之盟的签订宣布晋、齐两国的又一轮休战,标志着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的再度稳固。
参照于之后的国际发展,此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