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出寒光,“死者为男性,高度腐败,体表可见大面积尸绿,主要分布在腹部和四肢屈侧。”
小林的卷尺在尸体上移动,数据在记录本上快速跳跃:“身长
178cm,体重约
75kg,估算年龄
40-45岁。”她的笔尖在“荧光绿冲锋衣”字样上停顿,衣料因腐败膨胀已经崩开,拉链齿深深嵌进皮下组织,“衣物完整,但右袖口有片状油渍,初步判断为柴油成分,与现场勘查报告一致。”张凯突然指着死者的左手:“注意指骨姿势,呈半握拳状,指间有纤维残留,提取样本比对。”
尸表检查显示,死者头皮有一处
5×6cm的不规则挫裂创,创缘内卷,伴有明显的组织缺损。“这处损伤边缘不整齐,”张凯用探针探查创道,腐败的组织在探针周围簌簌掉落,“创腔内有泥沙和小石子,符合钝器打击特征,且是生前伤——因为边缘有轻微的生活反应,虽然被腐败破坏了大部分。”小林突然发现死者右颞部有骨擦感,“张老师,这里可能有颅骨骨折!”
“先测尸温。”张凯没接话,将电子体温计插入直肠深处,数字在
28℃左右跳动。“环境温度
22℃,湿度
70%,”他对照
Henssge尸温方程,笔尖在计算纸上划过,“尸体核心温度比环境温度高
6℃,按腐败尸体的体温下降速率,每小时下降
0.5℃,初步推算死亡时间在
72-96小时。但高度腐败会影响准确性,需要结合其他指标。”
尸僵检查时,张凯抬起死者的上肢,肩关节和肘关节已经完全强直,腕关节活动度不足
0.5cm。“全身尸僵达到高峰后开始缓解,”他用手指按压股四头肌,肌肉的弹性几乎消失,“尤其是下颌关节,强直程度为三级,这种状态在
22℃环境下,对应死亡
48-72小时,但高湿度会延缓尸僵缓解,所以实际死亡时间应该更长。”小林补充道:“角膜完全混浊,瞳孔无法辨认,虹膜纹理彻底消失,这是死亡超过
72小时的典型表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