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男一女,男性穿
42码运动鞋,女性穿
39码皮鞋,携带汽油和松木枝到山窝纵火,作案后沿山腰撤离,在山脊处停留,随后乘农用三轮车离开。“杨森补充道:“但关键物证仍缺失——没有找到凶器痕迹,没有确定助燃剂的具体来源,那枚铁钉和工业盐的用途也不明,还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山窝,杨林望着那具已经被运走的焦黑尸体留下的印记,突然想起什么:“烧痕区的土壤
pH值是
6.8,而矿洞口的是
7.5,这
0.7的差值可能是助燃剂残留造成的,回去做离子色谱分析,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杨森已经收拾好勘查器材,他的对讲机里传来陆川的声音:“有重大发现,死者的
DNA比对结果出来了.“两人对视一眼,虽然扩大勘查范围没有找到突破性线索,但这些细碎的痕迹像散落的拼图,已经隐隐透出案件的轮廓。
当天晚上尸体被运送回刑侦支队法医张改着手对尸体进行解剖。
解剖室里面,当那具从野狼谷山窝运来的焦黑尸体被推进来时,福尔马林的气味与焦糊味在空气中剧烈碰撞,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混合气体。张凯戴着双层乳胶手套,指尖捏着尸袋拉链的瞬间,炭化的皮肤碎屑像黑色的雪花般簌簌掉落。“死者为男性,全身炭化,烧失量约
60%,”他的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沉闷,解剖刀在托盘里反射出寒光,“初步观察年龄在
30-40岁之间,身高估算
170-175cm,体重约
65kg。”
助手小林的卷尺在尸体上移动,数据在记录本上快速跳跃:“尸长
172cm,从头到脚呈蜷缩状,四肢关节处有明显的热凝固收缩,这是焚烧尸体的典型特征。”她的笔尖在“烧焦的深蓝色衣物残片”字样上停顿,衣料纤维因高温已经炭化,与现场发现的淡蓝色纤维成分初步吻合。“左腕部有环状金属物残留,”小林突然指着尸体手腕,“是块不锈钢手表,表蒙已炸裂,指针停在
11点
05分。”张凯凑近观察,表链的扣环处还缠着几根未烧尽的纤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