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路变化。”脚印在十米外的柳树下消失,树根处有处新鲜的泥土翻动痕迹。
“嫌疑人可能在这里停留过,”杨林用手拨开浮土,露出个直径约
30厘米的浅坑,“坑底有黑色布料的摩擦痕迹,边缘还沾着点暗红色的渍,酒精测试呈阳性——疑似血迹。”他在坑边发现半截烟蒂,和之前找到的一样是玉溪牌,滤嘴上的唾液斑更浓,“抽吸程度比之前的深,说明嫌疑人可能在这里犹豫或等待。”
两人沿着河堤往上走,杨森突然指着岸边的浅滩:“这里有片异常的水迹,形状像个长方形,”他用
pH试纸测试,“pH值
7.5,含沙量比周围水域高,可能是放置过重物。”水迹边缘有淡淡的轮胎印,与之前发现的轿车胎纹部分吻合,“轮胎宽度
18厘米,胎面花纹里嵌着水草碎屑,应该是同一辆车留下的。”
“凶手很可能开车到上游,再步行到抛尸点,”杨林在笔记本上画着路线图,“但为什么舍近求远?直接把车开到尸体发现点不是更方便?”他蹲在轮胎印旁观察,“胎纹间距
150厘米,轴距
270厘米,符合大众朗逸的参数,这种车在附近村镇很常见。”
杨森突然在一棵老槐树下停住,树干上有处新鲜的擦痕,露出浅色的木质。“擦痕高度
120厘米,宽度
20厘米,”他用标尺测量,“边缘有黑色颜料残留,成分和尸体夹克的油漆初步一致。”树下的泥土里埋着个金属环,挖出来一看是段断裂的铁链,链环直径
10毫米,表面有新鲜的锈迹。
“这铁链和现场发现的钥匙有没有关联?”杨森把铁链放进证物袋,杨林摇头:“钥匙链是塑料的,这铁链更像是捆绑货物用的。不过链环上的泥沙成分和水边一致,说明是嫌疑人留下的。”他抬头看了眼树枝,几片叶子上沾着黑色纤维,“凶手可能把尸体先藏在树下,再拖拽到水边抛尸。”
勘查至废弃码头时,锈迹斑斑的铁皮棚在风中吱呀作响。杨森在码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