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老锁匠走后,范清婉、杨之江和高小双三人,通过排列组合等方式,拼凑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理出一句像样的诗句出来,于是,范清婉让杨之江打开桌上的电脑,让高小双去上网,一句一句查,看看究竟出于何处。
很快发现,这些诗句皆来自于唐宋诗文,其中:“今谁念于汝”和“推寻世间事”这两句,出自唐朝寒山的《诗三百三首》,“当年惜贵游”出自唐元稹的《杨子华画三首》;”云萝莫更寻”出自于唐李群玉的《失鹤》”、“万里思寥廓”出自于唐代一位无名氏所写的《鹤鸣九皋》,而左边的“我本非缙绅,金华牧羊儿’”这两句,则是出自于宋代杨万里的《饮酒》。
虽然知晓了出处,但从中选出恰当的一句诗,实在是难之有难。尽管范清婉和小双曾受过专业训练,对密码的破译多少有点了解,但甄选了半天,她们发现,除了“这七句诗一共有三十五个字,并且每一个字都没有重复,其中的两句诗名与鹤有关”外,其他方面根本无规律可寻,也没发现一句较为适格的诗句。
不过,三人一致认为:既然七个转子上的诗句,都是采用了古诗,那么开锁的那句密钥,也一定是一句古诗或定式古语,由于她们并不清楚右边的五个转子与左边的两个转子各自的作用,以及相互间是否存在关联,因而对密钥的字数是五言还是七言,并没有把握确定。为此,高小双通过杨之江的电脑,进行了分别计算,发现从这七组三十五个字中,如果按一句五字来甄选作为密钥,并且每个字不重复,那么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一共有324,632种组合,如果按一句七字计算,一共有6,724,520组合,这两组数字,令三人顿时傻了眼。
就在这时,杨之江忽然灵机一动,兴奋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方案: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这七组,一共有三十五个字,我们先从中选一个字,作为中心,固定下来,然后再对剩下的34个字,按照一组四个字或六个字来分别排列组合,看看最后的计算结果又是多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