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就见过这种挂着倒五角星的大旗。
一阵恍惚之后,他又发现在窗户的下方,还有一个‘
‘形的微型图案,乍看,好似一种随手的涂鸦,但细细观察,似乎更象是一种象形符号,上半部为一个倒插的尖头符号,好似一棵初生的小苗,下半部是个“田”字,上下相合成为一种合书体,似乎在提醒人们,田地里长出了小草。
就在这时,一阵寒风吹了进来,大片雪花纷纷飞入,他连忙向后退了几步,正好又看那个‘
‘符号,令他猛然一惊。从他站的位置向窗户方向看,那符号活生生变成了甲骨文中的‘
’,倒了整整一百八十度,而
,则是指一个人的头上,顶着一个大脑袋,,变成了百姓口中所说的大头鬼,顿时惊得他瘫倒在地。
良久之后,他踉跄地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到窗户边,扑面而来的冰凉空气,让他顿时清醒了过来。看到不远处的校史馆脊顶呈十字形状,心中顿时想起了大楼的设计师,东南大学的杨廷宝教授。
其实,他与杨廷宝教授并不相识,但两人都有过在美国留学的经历。杨廷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建筑学,他在纽约大学读地理学,只不过他比杨廷宝留学要足足迟二十年,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美国听说过杨廷宝的名字,以及他曾获得全美建筑系什么大奖等事情,因而从心里对杨廷宝感到由衷钦佩。只不过,在临回国前的一次费城游玩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那次去费城游玩,正好遇到当地在隆重纪念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费城的大街小巷,包括宾大的校园里,到处都插满了共济会的旗子。后经打听,才得知宾大原来是富兰克林创办的,此人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共济会大师。不仅如此,宾州也是共济会从欧洲传到美国的第一站,宾大的建筑系,更是共济会的最早实验地。二十世纪初的宾大,深受共济会思想的影响,因此,他认为:作为建筑系的学生杨廷宝应该很难幸免。后来,他回国后,曾专门参观过杨廷宝教授所设计的的一些建筑,并从中看到了一些端倪,他知道,共济会非常在乎通过某些密语、暗号和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