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种植区域相对集中,有军士轮番巡逻看守,各处边境也有严格的盘查,才没让那些探子得逞。
到了今年,种子已经发放到辽东境内的千家万户之中,种植区域遍及各地,当然不太可能防得住。
要是把一些粮食分散藏匿起来,想要检查也不太容易。
“主公,那一户私自倒卖粮种的农户,又该如何处置?”
“依法严惩即可。”
“属下明白。”
“另外,最近把有关高句丽的情报都汇总一下。让那边的探子尽量搞到高句丽各处城池的兵力部署。”
“是!”
高句丽这个国家与夫馀、鲜卑等游牧民族不同,乃是一个农耕民族,和中原王朝类似。
说起来,高句丽与夫馀国属于同宗同源,当初就是夫馀人朱蒙建立了高句丽。公元14年,这一支人马占领了玄菟郡高句丽县,至此改称高句丽人。
到了东汉时期,高句丽开始兼并周边土地,不断扩张地盘,先是占领了朝鲜半岛北部一些丘陵地区,后又向北扩张。
到了汉和帝时期,高句丽入寇辽东,想要侵占辽东疆土。大汉军队将其打败之后,划归到了玄菟郡治下。
到了汉灵帝时期,辽东汉军再次与高句丽发生冲突,将其打败。
尽管一再战败,但高句丽始终想要脱离大汉的掌控,甚至侵占大汉疆土。
黄巾起义之后,大汉逐渐衰落,高句丽又开始不老实,暗中发展,招兵买马,积蓄力量。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长期处于战乱,让高句丽得以发展。之后,高句丽开始扩张,南进朝鲜,西侵辽东,一直扩张。
到了隋唐时期,高句丽实力达到了顶峰,完全占据了辽东和朝鲜半岛,人口总数一度达到了300万。
而且,高句丽学习中原文化,实行中原制度,政治、经济、科技水平,并不比经历了多年混乱的中原王朝差。
这也是隋唐两朝三代帝王费尽心力,屡次征讨,直到唐高宗时期,才将高句丽彻底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想就知道,一个农耕王朝持续存在并发展了700年,其实力会有多么强大。
当然,此时的高句丽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强大,再加上十几年前被大汉王朝揍了一次,如今还没有恢复多少实力,并不比夫馀国强太多。
去年之所以没有收拾高句丽,也是看对方还算老实。
现在既然对方把手伸了过来,就等于把刀递到了手中,正好找机会下刀了。
不多时,又有府中下人前来禀报:“启禀主公,府外有一人前来投靠,自称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