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在乎我们的存在”!
“他们在寻找解救我们的机会,没有将我们抛弃不管”!
“我们不能让弟兄们受到高丽人的尾随追击,不能让高丽人的诡计得逞,没有武器,但我们有中华男儿的血肉之躯”。
一个个念头在战俘们的心头翻滚,白天的混乱场面,大半出于人为。有数十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幸存者没有太多的悲哀,这样的结局,在制造混乱时可能已经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今夜在这荒原上让同伴入土为安,他日,将用刽子手的头颅来祭奠永不瞑目的英魂。
“我们不能不退,如果不退,不但救不出这些弟兄,弄不好,我们自己也要四面受敌”。指着沙盘,朱棣在战斗会议上向部下解释到。
“据我所知,当年徐达将军北伐,高丽人只是断了我们的粮道,我大明士兵都是被蒙古人所虏,沦为牧奴。而今日却有大队俘虏出现在高丽军中,此乃为高丽与蒙古人再度勾结之明证。蒙古人虽然臣服,但心中必怀恨,明里不敢出兵帮高丽,暗中确不知派了多少人马,我估计,此处不出百里,必有蒙古人的大队人马环伺。待我军与高丽混战时,做收渔翁之利。”!
众将大吃一惊,倒吸了一口冷气。燕王分析得没错,很显然,高丽人和蒙古人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想想白天,整个侧翼都暴露在蒙古铁骑之下,大家暗自庆幸今天退兵退得及时。
“亏得殿下果断”常茂适时地赞叹,“依殿下之见,我们如何解救被俘的弟兄”,回过神来,他第一个想到的,是陷在高丽军中的数万将士。
“这个大家不妨讨论一下,硬攻肯定不行,两军阵前,那些手无寸铁的弟兄生还的几率不及十一”。武安国建议道。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众人一阵沉默。
“我们不攻,高丽人也不可能打得过来,倒是一个僵局”。周衡瓮声瓮气的说道。本来以为今天会打个痛快,谁料不战而退。但想想当时的情景,他也拿不出好办法。
“这倒是,只要我们立了营寨,无论高丽人和蒙古人,一时半会儿都不可能穿过我们的铁丝网和火器组成的死亡屏障,不过我们也不能和他们这么耗下去,毕竟高丽人在此经营多年,地头比我们熟,粮草比我们充足,一旦他们派人绕路去进攻我们的粮道,我军又危险了”!。林火风不无担忧的分析。
“但我们的人毕竟太少了,火炮又用不上,即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