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巡逻。据地方官回报,夏季以来,械斗事件时有发生,一路上到处都可见被愤怒的饥民捣毁的棉田,露出一块块烧得焦黑的荒地。
灾难面前,地方官员的反应体现了其治政能力的优劣,少数地方基本没有受到到歉收的冲击,官府和当地士绅携手从湖广等地购买粮食,稳定粮价。贫寒之家每天早上也能到粥厂领上一碗稀粥,不至于饿死。大多数官员顾及到辖地的脸面,尽力保证了城市里的粮食供应,至于偏远乡村,只能任由百姓逃荒要饭。个别聪明官员想出了不影响自己仕途的“良方”,大笔一挥,在交通要道之处竖起若干牌匾,上书“逃荒要饭者皆为无赖刁民,全家治罪”,牌匾下边再放上几个木笼,枷上几个不听话的,所治之地倒显得最为太平。
武安国不喜欢坐轿子,李祺也只好陪他骑马,二人并络在路上急驰,钦差的仪仗每每被丢下百十里,闻讯前来迎接的官员也经常扑空。才几天的功夫,就有钦差大人喜欢微服私访的传闻在地方官场上撒播,唬得做了亏心事的官儿们个个胆战心惊。两个驸马一个是靠山强硬,一个是胆大妄为,不知是谁下手更狠一些。沿途处理了几个特别出格的官员,没等过南阳,二人威名已传到开封,官员之家本来习惯朱丹其门,以显富贵,闻二人将致,悄悄的将家门涂成了黑色。
“兄弟,你大局观不错,就是心地太仁厚,不懂得弃子”,李祺轻轻放下一粒黑子,将武安国挣扎了半天的一小片白棋尽数吃下,语重心长。
看看这局又大败亏输,武安国不住摇头苦笑。一路上兄弟二人公事完毕较量围棋,自己每局皆输。本来二人棋艺相差没那么远,只是武安国心思早就飞到了北平,根本就是心不在焉。半个多月,现在才到洛阳,这慢吞吞的巡视下去,到了北平,也得冬天。有心把李祺一个人甩在后边赈济灾民,无奈出京前朱元璋当面叮嘱,不要太快去北平,留一点时间给郭璞自行处理危局,“郭璞是个少有的能吏,这点小事朕以为难不住他,你这回是文官,走得慢些,顺便替朕体察一下民情,等到了北平,估计开头那个乱劲儿也过去了,背后的人也该露出脑袋瓜子,这时你再替朕好好收拾他们”。
临行面授机宜,是钦差大臣必经的手续,皇帝总是要把代天巡视的目的将清楚,以免大臣误了正事。只是武安国的面授机宜时间特别长,长到从下午开始一直延续至半夜。
“此去事关重大,朕总是觉得按道理灾荒不会这么严重,朕当年在民间,饥荒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