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的实力,北方战事不会超过两年就可以见到结局。只是这里边的隐患?他隐隐感觉到一些事情,照朱元璋的旨意,谁打下来的江山是谁的封地,义子沐英已被他按这个规矩封到云南,照这样下去,燕王朱棣马上就要成为整个草原的主人。对任何一个朝代,强大的番王都不是一件好事,汉代削番,晋代祸乱,皆由番王尾大不掉引起。想到这,尽管有些不忍,李善长还是提醒道:“万岁,金山部归顺后,我军北线可以直捣黄龙,是否让安东军由大宁一带北进配合燕王殿下讨敌大计”!
当年徐达北伐大胜,武安国在怀柔城外击毙纳哈出,朱元璋为了庆贺胜利把大宁封给了刚出生的十六子朱权,认为这个孩子能给大明朝带来好运。如今听李善长说让汤和出大宁一线,眼睛一转,已知道其中关窍。如此一来,不但安东军所取之地归宁王治下,震北军和安东军配合所征服之地估计也要分给宁王多些。朱棣心中即使再不痛快,也拉不下脸来和年幼的弟弟争地盘,有效避免了诸王之中燕王独大的局面。
到底是李善长,考虑问题比别人深远。朱元璋暗自佩服,有些无奈的说道:“只是这样委屈了棣儿”。
“也不算委屈”,李善长喘息着说道。“燕王毕竟是陛下的骨肉,他的东西也是陛下的,金山部归他调遣,相当于归了大明。以燕王殿下和蒙古人的渊源,陛下加以充分利用,说不定能破解千余年来北方总是战火不断的迷局”。
一语惊醒梦中人,陈天行他们利用燕王的生母做文章,自己何不也充分利用这层关系以燕王来羁绊蒙古族。想到这,再看着李善长深陷下去的眼窝,朱元璋万分不舍,如果李善长就这样去了,到哪里去找给自己分忧的能臣。“善长,国事未定,你不能弃朕西去啊”!
李善长轻轻叹了口气,“万岁,臣老了,有道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臣这辈子得遇明主,位列三公,知足了。将来史家为陛下做传,无论写臣昏庸也罢,忠直也好,毕竟臣也跟着陛下名垂青史。读书人一辈子的目标,不就是这样治国平天下吗”!
“别这样说,你还没满七十,姜子牙八十岁还能上阵”朱元璋压制住心中伤感,轻轻地替李善长掖了掖毯子,“等陈士泰回来,那小子据说如扁鹊再生,华佗复世,你这点儿小病,不过是他举手之劳的事。咱们君臣一场,再累你也得坚持下去,有始有终才行”。
李善长知道朱元璋在安慰自己,也清楚自己时日不多,勉强挤出一份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