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斗争,斗争,谋划,整天在是是非非的漩涡里挣扎,武安国真的有些倦了。今天打击太大,让他一时难以接受。前些日子新政局部获胜而带来的喜悦都被一股浓浓的倦意所掩盖。武安国没指望新政的支持者都是清廉之士,也没指望这个时代的官员能真心对待百姓,在他善良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小小的乞求,就是希望官僚们能看到新兴工商业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把发财的基础建立在兴办实业,而不是侵吞百姓利益上。即使目前北平、天津和辽东的商团多少都带着官僚资本的性质,武安国也由衷为新兴利益阶层的成长而惊喜。而今天,他却分外迷茫。
如果朝廷上文武百官真的能严格的分为支持新政者和守旧势力就好了,那样自己可以少花好多心思。而事实偏偏不是这样,谁知道新政的支持者中,有多少是打着支持新政之名谋夺公共财富,他们的手段像自己那个时代很多人以改革为名掠夺百姓多年积累的果实一样无耻。有多少大臣是打着维护秩序和名教的幌子,行着敲骨吸髓的勾当。推翻新政不是目的,他们要的是把新政推dao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北平的民间积累产据为己有。白正这种守旧文人之所以不愿意改革,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历史上的教训,每改一次,百姓的负担都会加重一次。在没有民众监督的贪官手里,善政恶政最终都会变成暴政。
“安国,等孩子生下来,我想回老家转转,让父亲和母亲的在天之灵也能看看自己的外孙”。刘凌偎依在武安国的肩膀上,低声乞求。
“走吧,我也去,反正我现在无兵无权,反贪的事情,比我会干的人有的是。咱们省完了亲,我就上本给皇上,申请监督修入云贵之路的差事,沐英准备出兵占据麻六甲,大明朝和那里的土司还有印度人肯定有一场仗好打。平南军的后勤安排犹为重要,估计皇上会准许”。武安国温柔地答应,他不是当年的大学教授,闭着眼睛把百姓的呻吟声描写成颂歌,也不会认为那一团团血迹是社会变革的必然代价。他知道,这个时代,改革和守旧势力的斗争不会停止,贪官集团和皇权的斗争也不会停止。如今北平集团已经渐渐自立,自己与其搅在朝廷反贪的漩涡里,不如到下边看看去年新政成果的落实情况。在他的记忆中,最容易发生腐败的地方就是工程建设,修路令下了几个月了,会不会有人借着修路的幌子在民间横行。当年的大隋朝,可就毁在一条运河上边。
“其实此刻皇上也不愿意你在他身边罗嗦,咱们别太多事了”。刘凌见武安国答应和自己一起走,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